[发明专利]转速传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2210.0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1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罗贤军;晏品义;程辉;赵林;袁靖;曾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9/28 | 分类号: | F02C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速 传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速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轮机中都具备超转限制功能,当其转速超过预设值时,通过转速传感装置进行放油,以达到降低转速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转速传感装置中只能控制一条油路的通断,当燃气轮机转速过高时,转速传感装置无法及时控制油路放油,因此,难以有效降低燃气轮机的转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速传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速传感装置不能有效降低转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速传感装置,该转速传感装置包括:机体,具有腔体,机体包括第一主油口、第二主油口和出口;两个转速限制器,两个转速限制器均设置在机体内,第一主油口与其中一个转速限制器的入油口连通,第二主油口与另一个转速限制器的入油口连通,两个转速限制器的出油口均与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两个转速限制器所限制的转速相同或不同。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转速限制器为离心飞重式转速限制器,离心飞重式转速限制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入油口和出油口;放油活门,放油活门可移动地设置在出油口处以控制出油口的开度;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传动组件包括离心飞重和输入轴,离心飞重与输入轴连接,输入轴用于与待限速的旋转机构的传动轴连接;转速限制组件,转速限制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内,转速限制组件的一端与离心飞重连接,转速限制组件的另一端与放油活门连接。
作为优选,该传动组件包括多个离心飞重,多个离心飞重均匀周向分布并与输入轴连接。
进一步地,该转速限制器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与转速限制组件连接,调节组件用于调节转速限制组件的移动位置以调节转速限制器的所限制的转速。
进一步地,该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钉,调节螺钉设置在壳体上;第一杠杆,第一杠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调节螺钉的一端与第一杠杆的一端抵接,第一杠杆的另一端与转速限制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转速限制器均为离心飞重式转速限制器,两个转速限制器之间设置有传动部,其中一个转速限制器的输入轴与传动轴连接并通过传动部与另一个转速限制器的输入轴连接。
作为优选,该传动部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进一步地,该转速限制组件包括: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与离心飞重的旋转中心抵接;弹簧件,弹簧件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内,弹簧件的另一端与传动杆连接;第二杠杆,第二杠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且第二杠杆的一端与放油活门连接,第二杠杆的另一端设置在传动杆和弹簧件之间。
进一步地,该转速限制器还包括温度补偿片,温度补偿片与弹簧件连接。
进一步地,该转速限制器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放油活门远离出油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转速传感装置还包括漏油口,漏油口设置在机体上且靠近输入轴设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转速传感装置,通过在该转速传感装置内设置两个转速限制器,并通过两个转速限制器分别控制两个油路,使得当燃气轮机的转速过高时,可以通过两个转速限制器同时放油,以提高降低转速的速度;并且该转速传感装置结构简单,整体体积小,从而使本发明更能满足转速传感装置高效率、小体积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速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速传感装置的左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转速传感装置的A-A向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2中转速传感装置的B-B向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入油口;12、出油口;20、传动组件;21、离心飞重;22、输入轴;30、转速限制组件;31、传动杆;32、弹簧件;33、第二杠杆;40、调节组件;41、调节螺钉;42、第一杠杆;50、放油活门;60、温度补偿片;70、限位件;80、传动轴;90、漏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22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