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度浓缩的铜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32092.5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0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何晶基;杨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鲁木齐市科发展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5/12 | 分类号: | C02F5/1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王志刚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 浓缩 铜缓蚀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冷却水铜缓蚀剂的设计与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度浓缩的铜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销售的铜缓蚀剂BTA,用于处理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薄膜,保护铜及其它金属免受大气及有害介质的腐蚀;铜缓蚀剂BTA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良好,也可以作为铜银的防变色剂、汽车冷却液、润滑油添加剂;尤其是冬季气温较低,平均温度零下20℃左右,即要考虑药剂的防冻,同时考虑地下水质,盐含量偏高,对含有铜、碳钢等金属的设备具有超强的腐蚀性,因此铜缓蚀剂BTA使用不能满足,解决所有的问题,发明极寒天气和高盐水质的铜缓蚀剂势在必行。
检索文献披露:(1)《材料开发与应用》2008.8刊登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黄丽娟《含盐体系中有机铜缓蚀剂的研究进展》的文章,阐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苯并三氮唑(BTA)开始成为一种最有效和常用的铜及其合金的缓蚀剂。(2)《材料开发与应用》材料保护1994,27(8):11-15刊登的《苯骈三氮唑、2巯基苯并噻唑协同缓蚀作用机理探讨》的文章,用ESCA和电化学技术研究后认为NaCl介质中BTA和MBT复配时能够相互促进其界面作用降低了界面微分电容增大相应的吸附和成膜能力并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表面防护层起到了优良的协同缓蚀效应。(3)《全面腐蚀控制》2003年12月刊登的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电化学工程系董泉玉的《国内铜缓蚀剂的最新发展现状》的文章,在淡水体系中,用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复配成铜缓蚀剂,浓度大于0.5×10-6,将紫铜浸泡36小时以上,使缓蚀效率达99%以上。羧酸缓蚀剂(DG-1)与在淡水中与BTA复配后显示了比BTA更好的缓蚀性能,大大降低了BTA用量,降低了铜缓蚀的成本。秦技强等选用了一种唑类物质ET与BTA复配成缓蚀剂ETB,得出了比BTA更好的缓蚀性能,解决了BTA成本高,而MBT水溶性差及会增加体系中的含盐量和电导率等缺点。生成的螯合膜,而衍生物对各种金属的吸附无选择性,极易生成保护膜,经试验检验复配后具有更好的防腐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防铜腐蚀的缓蚀剂,这种缓蚀剂能解决极寒气候下含铜设备的抗缓蚀及其制备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高度浓缩的铜缓蚀剂,该铜缓蚀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比组成:三乙醇胺2-5份、苯骈三氮唑1.5-3.0份、纯净水4-6份。
高度浓缩的铜缓蚀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a、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原料重量份数比,将三乙醇胺与纯净水置于反应釜中,搅拌升温至38-43℃,70r/min;b、继续搅拌并加入苯骈三氮唑,升温至65-70℃,保持温度1.8-2.5h;c、降温,当温度降到20-25℃时,开始出料,即得高度浓缩的铜缓蚀剂产品。
该铜的缓蚀剂适用于含有铜材质、碳钢材质的循环冷却水的使用。试验选用的三乙醇胺为市售的(辽宁抚顺佳化化学有限公司)、苯骈三氮唑为市售的(南京顺恒倍化工有限公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在解决铜腐蚀的情况下,对于碳钢防腐也有非常明显的效果;2、本发明解决了一般铜缓蚀剂再低温下结冻的现象;3、本发明解决了苯骈三氮唑难溶解的情况。同时,本缓蚀剂用于污水排放处理,金属离子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高度浓缩的铜缓蚀剂,该铜缓蚀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比组成:三乙醇胺2份、苯骈三氮唑1.5份、纯净水4份。
高度浓缩的铜缓蚀剂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a、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原料重量份数比,将三乙醇胺与纯净水置于反应釜中,搅拌升温至38-43℃,70r/min;b、继续搅拌并加入苯骈三氮唑,升温至65-70℃,保持温度1.8-2.5h;c、降温,当温度降到20-25℃时,开始出料,即得高度浓缩的铜缓蚀剂产品。
实施例2、高度浓缩的铜缓蚀剂,该铜缓蚀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比组成:三乙醇胺5份、苯骈三氮唑3.0份、纯净水6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高度浓缩的铜缓蚀剂,该铜缓蚀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比组成:三乙醇胺3.5份、苯骈三氮唑2.0份、纯净水5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际生产中,本发明产品与市售的铜缓蚀剂极寒气温下的抗冻实验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鲁木齐市科发展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乌鲁木齐市科发展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20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