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到达路径反向追踪的无线电定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03920.2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0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辉;王大鸣;崔维嘉;杨旭辉;王佳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06 | 分类号: | G01S13/06;G01S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到达 路径 反向 追踪 无线电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到达路径反向追踪的无线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地理信息系统GIS位置信息和观测基站测量的到达角AOA和到达时间TOA的参数信息,判断接收信号的传播路径是否为直射,若是,根据AOA和TOA参数信息构造目标位置可行域PLAT,否则,进入步骤二,计算反向跟踪射线和与反向跟踪射线相交镜像面的交点及该观测基站关于镜像面的镜像点;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的反向跟踪射线和镜像面的交点及镜像点,由反射路径和绕射路径判决法判断反向跟踪射线是绕射还是反射,若是绕射,则根据绕射点位置和剩余时延构造目标位置可行域PLAT,若是反射,则根据反射点和镜像点位置计算反射路径;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得到的反射路径判断是否发生二次反射或绕射,若没有发生,则根据TOA和AOA参数信息构造目标位置可行域PLAT,否则,计算反向跟踪射线和该射线正方向的镜像面的交点及二级镜像点;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得到的交点及二级镜像点,由反射路径和绕射路径判决法判断该次射线是绕射还是反射,若是绕射,则根据绕射点位置和剩余时延构造目标位置可行域PLAT,若是反射,则根据反射点和二次镜像点位置计算二次反射路径,并根据TOA和AOA参数信息构造目标位置可行域PLAT;
步骤五.判断所有到达径是否跟踪完毕,若是,则构造目标位置可行域,否则,返回步骤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到达路径反向追踪的无线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路径和绕射路径判决法如下:建筑物两个墙角的坐标分别为点A(xA,yA)和点B(xB,yB),反向跟踪射线和径向面的交点为C(xC,yC),则
其中,参数为判决门限,即交点C距离建筑物拐角的距离门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到达路径反向追踪的无线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反射路径判断是否发生二次反射或绕射的判断规则内容为:SG=τ-LOC-LCG,当反向跟踪射线的剩余距离SG为负值或者小于判决门限λ0时,则反向跟踪射线不会在镜像面二处发生二次反射或者绕射现象,反向射线跟踪过程结束,否则,反向跟踪射线在镜像面二处发生二次反射或绕射时,根据反射路径和绕射路径判决法对具体发生二次反射还是二次绕射进行继续判决,其中,C为反向跟踪射线与镜像面一的交点,G为反向跟踪射线与镜像面二的交点,O为观测基站点,LOC为观测基站O到交点C之间的距离,LCG为交点C到交点G之间的距离,SG为观测基站到交点G的剩余距离,τ为时间测量值与光速系数的运算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到达路径反向追踪的无线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剩余时延为反向跟踪射线的反射射线到达绕射点时的剩余时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39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