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碱高温蒸煮制备蝇蛆甲壳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5959.4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7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林连兵;国洪旭;邓先余;郑健;付磊;门文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8 | 分类号: | C08B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制备 甲壳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碱高温蒸煮制备蝇蛆甲壳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由于对蝇蛆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开发利用较少,相当一部分仅作为饲料,蝇蛆壳中的甲壳素和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无毒、无味、可生物降解等特点,在工农业生产中可作絮凝剂、填充剂、增稠剂、脱色剂、稳定剂、防腐剂及人造肠衣、保鲜包装膜等多种用途,项目实现了蝇蛆的深加工,丰富了产品线,提高了产品价值,是发展特色农业的生动体现。
蝇蛆甲壳素在提取过程中,从蝇蛆中提取甲壳素的传统方法一般有酸浸脱盐(主要为钙盐)、碱煮脱蛋白和氧化脱色三步。初步建立了提取甲壳素的工艺流程,取蝇蛆洗涤、晾干、粉碎。称取一定量的蝇蛆 ,加入8-10%的氢氧化钠溶液,持续搅拌6小时,停止搅拌,放置18小时。将蝇蛆捞出,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4小时。将两次浸泡后的壳捞出,纱布过滤,水洗至中性,稍沥干。加入盐酸溶液,搅拌反应30分钟。再将蝇蛆捞出,用盐酸液搅拌反应30分钟,纱布过滤,水洗至中性,干燥即得甲壳素。
传统方法用碱液脱蛋白,由于蝇蛆含有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蛋白质与甲壳素结合的致密,需要大量的碱液和时间来去除蛋白质,而且回收过程中蛋白液的粘度特别大,在过滤的时候滤液的回收效率低,不但影响甲壳素的收率,而且还影响甲壳素的纯度以及提取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从相关文献看出,虽已有从蝇蛆中用化学法提取蝇蛆甲壳素的公开文献报道,如中国专利CN971164908、CN981034462、CN991193911、CN001002651等,但未见用高温蒸煮法使蝇蛆脱出蛋白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低碱高温蒸煮制备蝇蛆甲壳素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低碱液高温蒸煮法从蝇蛆中溶出蛋白质,使蝇蛆蛋白与甲壳素更好地分离,提高甲壳素的回收率和纯度。
通过如下方法实现本发明目的:
(1)将新鲜蝇蛆水洗后,在40-50℃下干燥至含水量在16%以下得到干蝇蛆,干蝇蛆经粉碎后,过20目筛,将获得的蝇蛆粉加水浸泡,并添加氢氧化钠至氢氧化钠终浓度为质量百分比浓度2-5%,然后将混合物置于0.1MPa、100℃-126℃下蒸煮20-120分钟,蒸煮结束后,过滤滤渣水洗至中性;
(2)在步骤(1)水洗后的滤渣中添加百分比浓度4-10%的盐酸溶液浸泡3-6h,过滤,滤渣水洗至中性;
(3)在步骤(2)水洗后滤渣中添加高锰酸钾脱色,过滤,滤渣醋酸浸泡,过滤滤渣水洗至中性,干燥制得蝇蛆甲壳素。
所述醋酸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醋酸溶液。
本发明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和技术效果:
本发明在高温下利用热碱溶液溶解蛋白,能提高蝇蛆壳中蛋白质的溶出效率,减少甲壳素中的蛋白质残留,并减少氢氧化钠的用量,减少碱溶液浸泡蝇蛆壳溶解其蛋白的时间,进而达到提高甲壳素的收率和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本发明方法可用于大量制备甲壳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甲壳素的红外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甲壳素标准品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方法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本低碱高温蒸煮制备蝇蛆甲壳素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按常规方法养殖蝇蛆并以其为原料,水洗蝇蛆后,将蝇蛆置于5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10%制得干蝇蛆,干蝇蛆经粉碎后,过20目筛,将获得的蝇蛆粉17克加水300ml浸泡,并添加氢氧化钠至氢氧化钠终浓度为质量百分比浓度2%,然后将混合物置于高压锅蒸内在0.1MPa、121℃下蒸煮60分钟,蒸煮结束后,过滤,滤渣并水洗至中性;
(2)在步骤(1)水洗后的滤渣中添加百分比浓度4%的盐酸溶液浸泡6h,过滤,滤渣水洗至中性;
(3)在步骤(2)水洗后滤渣中添加质量百分比浓度1%的高锰酸钾浸泡脱色3h,过滤水洗至中性;
(4)在步骤(3)水洗后在滤渣中添加质量百分比浓度1%的醋酸浸泡3h,过滤,滤渣水洗至中性,干燥制得蝇蛆甲壳素,提取率为7.6%(以占干蛆总质量计),结果见表1。
本实施例所得甲壳素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如下:
(1)取以上甲壳素样品1.00g,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其蛋白质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59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