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大气测量装置性能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1736.0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缙;廖沫;苏丙未;谢坤;谢雪明;张银辉;刘建勇;白金泽;陈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李东斌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大气 测量 装置 性能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大气数据测量装置测量性能评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大气测量装置性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1、测量获得飞行试验剖面内气象数据;2、测量导弹实际飞行弹道参数;3、测量压力场数据及大气参数解算数据;4、修正弹道参数,获得基准来流参数;5、进行气动仿真预示,大气测量装置有效进行大气参数解算;6、从而获得大气测量装置大气参数测量精度,以评价大气测量装置测量性能是否满足指标要求。该方法可获得较高精度的实际飞行来流基准大气参数,在马赫数2.0~3.5范围内实际飞行来流马赫数偏差为±0.03;‑10°~+10°范围内攻角、侧滑角精度为±0.2°,用此高精度基准大气参数数据可对嵌入式大气测量装置测量精度进行有效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声速或高超声速嵌入式大气数据测量装置测量性能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入式大气测量装置性能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嵌入式大气数据测量装置(Flush Air Data System,简称“FADS”)通过直接测量飞行器表面压力解算飞行来流马赫数、攻角、侧滑角等大气参数,具有精度高且能满足超/高超声速飞行条件的特点。
传统测量技术一般通过探出式空速管和角度传感器组合实现对上述数据的测量。探针式测量技术发展比较成熟,但是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其技术方案的局限性愈加明显。例如,当飞行器处于较高马赫数飞行状态时,其前端突出的测量装置难以适应头部极高温度,并且其与周围大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激波干扰将影响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另外,飞行器在大攻角飞行状态下,前端大气数据测量装置将可能成为引起头部涡流及侧向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导致飞行器控制品质下降。
大气层内超声速/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吸气式动力系统工作控制、气动热管理与控制、高精度飞行控制等领域对高精度飞行来流参数均有迫切需求,FADS在临近空间超声速/高超声速飞行器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嵌入式大气数据测量装置技术新、难度大,国内相关技术刚起步不久,还面临一系列关键技术需要攻克。
嵌入式大气数据测量装置性能评估技术是嵌入式大气数据测量装置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嵌入式大气数据测量装置性能精度高,马赫数高且范围宽,这对评估基准数据精度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传统的亚声速大气测量装置飞机挂飞评估技术无法满足嵌入式大气数据测量系统的高马赫数需求;地面风洞试验评估方法存在天地差异不能全面模拟飞行过程力、热环境,评估大气测量装置测量性能具有一定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大气测量装置性能评估方法,解决超声速、高超声速嵌入式大气数据测量装置的测量性能评估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嵌入式大气测量装置性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测量获得飞行试验剖面内气象数据;
步骤2、通过地面经纬仪及弹上惯组同步测量导弹实际飞行弹道参数;
步骤3、通过遥测系统同步获取大气测量装置,测量压力场数据及大气参数解算数据;
步骤4、利用风场数据修正弹道参数,获得基准来流参数;
步骤5、根据导弹飞行高度、大气气压、来流马赫数、来流攻角以及来流侧滑角数据沿弹道不同时刻导弹头部表面压力场数据进行气动仿真预示,并在判断局部压力场测量正确的前提下,大气测量装置有效进行大气参数解算;
步骤6、比较大气测量装置输出的马赫数、攻角、及滑角与上述步骤获得的飞行来流基准大气参数来流马赫数、来流攻角、来流侧滑角,从而获得大气测量装置大气参数测量精度,以评价大气测量装置测量性能是否满足指标要求。
所述的步骤4具体包括:
步骤4.1、在发射坐标系下将实测大气风速、风向数据与弹体坐标系下飞行对地速度进行叠加获得相对飞行来流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1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