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环氧树脂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6717.0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3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东;刘天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49 | 分类号: | H01L31/049;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环氧树脂 太阳能电池 背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背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背板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对电池片起保护和支撑作用,具有可靠的绝缘性、阻水性、耐老化性。一般具有三层结构,外层保护层具有良好的抗环境侵蚀能力。
申请号为2013102361156,名称为“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的杂化聚合物材料,利用该材料可生产单层的太阳能电池背板,该杂化共聚物由(I)特定质量比(0.3~0.65:1之间)的碳酸铕和氧化石墨烯组成的功能性粉末和(II)1,4-环己二甲酸、2,6-萘二甲酸、3-氟-1,2-丙二醇、1,4丁二醇几种单体共聚得到的共聚物组成,其中功能性粉末在共聚物合成过程中加入。利用单层太阳能电池背板降低了太阳能电池背板生产时的工艺复杂性,避免了胶黏剂的使用,但是其容易水解老化,耐候性一般。
申请号为2011102507318,名称为“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所述背板包括金属铝合金板层、以及金属铝合金板层一面静电喷涂的有机绝缘层及另一面的耐蚀层;所述有机绝缘层含有聚氟乙烯树脂,聚偏氟乙烯树脂,聚三氟乙烯树脂,聚四氟乙烯树脂或聚氟乙烯树脂、聚偏氟乙烯树脂、聚三氟乙烯树脂、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单体与其他树脂的单体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该发明的背板的有机绝缘层与金属铝合金板层之间有很好的结合力。但是该发明采用多层结构,复合步骤较多,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改性环氧树脂太阳能电池背板耐候层和粘结层合二为一,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改性环氧树脂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中间的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上、下两面均设有耐候粘结层;其中,所述耐候粘结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五氧化二磷20~30份、季戊四醇60~70份、环氧树脂10~40份、氯化锶15~25份、丁基橡胶38~40份、聚异丁烯20~60份、十二烷基硫酸酯钠30~80份、甲基丙烯酸环己酯30~80份、硅酸盐60~70份。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候粘结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五氧化二磷25份、季戊四醇65份、环氧树脂30份、氯化锶20份、丁基橡胶39份、聚异丁烯40份、十二烷基硫酸酯钠50份、甲基丙烯酸环己酯50份、硅酸盐65份。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基材层厚度为120~200μm。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耐候粘结层厚度为50~60μm。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为500~800。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硅酸盐是偏硅酸钠或二硅酸钠。
上述改性环氧树脂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五氧化二磷、季戊四醇、环氧树脂、氯化锶、丁基橡胶、聚异丁烯、十二烷基硫酸酯钠、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硅酸盐混合均匀,加热熔融,挤出,制成耐候粘结层;
(2)基材层的上下两面分别和耐候粘结层复合。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的加热温度为300~600℃,挤出温度为300~400℃。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的复合压力为30~40Kgf,复合温度为100~150℃,复合时间为24~28h。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的复合压力为35Kgf,复合温度为120℃,复合时间为26h。
原理:耐候层和粘结层合二为一,形成耐候粘结层,既可以和基材很好的连接,又具有一定的耐候性,减少多道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粘结强度为96~100N/cm,而且湿热条件下不易脱层变黄。说明本发明五氧化二磷和季戊四醇的结合,在提高粘结性的同时,可以保持耐湿热老化能力,而且本发明不同于现有技术采用粘结层复合耐候层和基材层,将耐候层和粘结层作为一个整体,减少多道复合程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但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6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