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层状微梯度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0336.1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8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军;王新筑;沈宇腾;王国军;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1/38 | 分类号: | B21B1/38;B21B37/58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层状 梯度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层状复合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速晶粒细化的塑性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高新技术的飞跃发展,引起材料科学领域内的不断变革,使得各种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新材料应运而生。梯度材料正是适应了这种需要,成为材料领域绽开的一朵新葩。从材料的结构角度来看,梯度材料与均一材料不同。它是选用两种(或多种)性能不同的材料,通过连续地改变这两种(或多种)材料的组成和结构,使其界面消失导致材料的性能随着材料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而缓慢变化,形成梯度材料。
金属层状复合板材是利用复合技术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不同的金属在界面上实现牢固冶金结合而制备出的一种新型金属复合材料,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层状复合板材的金属结合界面的结合质量还有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金属复合板材界面结合质量的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金属层状微梯度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金属板材前处理:准备两种金属板材,这两种金属板材属于同一合金系列,但二者的主要合金元素的含量不同。将这两种金属板材退火处理,自然冷却。
2)金属表面处理: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两种金属板材的待结合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后,清洗其表面。
3)复合板坯料固定: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两种金属板材交替地叠合,形成多层复合板坯料。对所述多层复合板坯料的端部进行铆接固定。
4)异质金属轧制复合:将步骤3)获得的多层复合板坯料轧制成规定厚度的金属复合板。
5)将步骤4)得到的金属复合板切割为两块。将这两块金属复合板叠放在一起、并轧制成规定厚度后,得到累积叠轧的金属复合板。
6)对所述累积叠轧的金属复合板进行热处理,得到的板材即为金属层状微梯度复合材料。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利用两种材料制备过程的相似之处,配合热处理工艺对金属复合板材界面进行处理,通过金属元素的扩散作用,控制了元素的析出,使复合板结合界面形成梯度复合层,从而制备出金属层状微梯度复合材料。与传统金属复合材料相比,微梯度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质量更好,降低了界面处应力集中,提高了材料综合力学性能。
进一步,步骤1)中,两种金属板材分别记为金属板材Ⅰ和金属板材Ⅱ。所述的金属板材Ⅰ选自工业纯铝1100或工业纯铝1050。所述的金属板材Ⅱ选自铝合金7050或铝合金7075。
进一步,步骤2)中,打磨的方式为手工打磨、砂轮打磨、或不锈钢刷打磨。打磨完成后,使用酒精、丙酮或清水冲洗干净被打磨的板面,再使得板干燥。
进一步,步骤3)中,两种金属板材分别记为金属板材Ⅰ和金属板材Ⅱ。按照金属板材Ⅰ和金属板材Ⅱ相间的方式叠合。
进一步,步骤4)中,轧制温度为室温或者热轧,轧制复合压下量为25~50%。
进一步,在步骤5)结束、步骤6)开始前,进行如下步骤:采用类似于步骤5)的方法,将累积叠轧的金属复合板切割为两块。将这两块板材叠放在一起、并轧制成规定厚度后,得到第二次累积叠轧的金属复合板。重复本段所述的步骤若干次,得到第N次累积叠轧的金属复合板。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发明在传统金属层状复合板轧制制备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热处理使两种或多种同系列金属复合板界面之间合金元素扩散作用,制备获得金属层状界面微梯度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灵活,界面微梯度层的厚度可以通过热处理工艺来进行调控,适用于其他同系列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金属层状复合板轧制制备示意图;
图2为金属层状复合板界面微梯度示意图;
图3为金属层状复合板界面附近第二相粒子的微梯度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金属层状微梯度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0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