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芳基丙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制备杀螨药物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67680.5 申请日: 2014-10-23
公开(公告)号: CN104304248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8
发明(设计)人: 周乐;陈栋栋;张冰玉;苗芳;曹芳君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01N37/10 分类号: A01N37/10;A01P7/02;A61K31/216;A61P33/14;C07C69/612;C07C67/303
代理公司: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代理人: 韩翎
地址: 712100 陕西省西安市***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丙酸 化合物 作为 制备 药物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类化合物的药物应用,具体涉及一类3-芳基丙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制备杀螨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螨病是一类普遍存在的人和动物共患的体外寄生虫病。该病以接触性传染、剧烈瘙痒和严重的皮肤炎症为特征。螨病的发生非常普遍且相当顽固,兔、猪、羊、犬、狐、鼠、牛、鸡等动物以及人均会感染螨虫。螨病对人和动物会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对动物而言,螨病可引起动物严重的应激反应,影响动物采食、睡眠、饲料效率和动物增重,严重者可引起动物死亡。因此,动物螨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畜产品质量。此外,螨虫还在细菌病、病毒病的传播中起着媒介作用。

全球每年因动物螨病而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是相当巨大的。就肉牛而言,其痒螨引起的皮肤炎症超过体表面积的30%会导致日增重降低30%以上。螨病对绵羊的危害则更为严重。20世纪初美国开始执行牛痒螨根除计划,经过40余年几乎消灭了该病,但70年代又出现了大规模的暴发。因此,寻求控制该病的有效药物和方法一直是医务工作者、兽医工作者、药物工作者和化学工作者的任务之一。

长期以来,对动物螨病的控制基本上都是依赖杀蜱螨药物(Acaricide),如阿维菌素类(Avermectin)、菊酯类、双甲脒、三氯杀螨醇、敌百虫等。其中阿维菌素类杀螨剂是应用最广且最具代表性的药物,它是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美国默克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从Streptomyces avermitli的发酵产物中开发出来的,对人和动物的内外寄生线虫和节肢动物等均有优良的驱杀作用,伊维菌素(Ivermectin)是其二代产品。随着阿维菌素类药物的广泛、长期、频繁的应用,目前阿维菌素类杀螨药物正在面临三方面的严重问题。其一,与所有化学药物一样,越来越多的螨虫已经对阿维菌素类药物产生了日益严重的抗药性,螨病的复发和重复感染日趋频繁。其次,阿维菌素类药物具有严重的不良环境生态影响。动物排泄物中的残留药物能够严重影响许多正常微生物和原虫的分解过程。其三,阿维菌素类药物只能驱杀虫体,对虫卵无效。只有反复多次用药,才能提高驱虫率,防止螨病复发。因此,新的动物杀螨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必要而紧迫。

3-芳基丙酸及其酯类是有机合成、尤其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们也存在于一些食品和饮料中。如3-苯基丙酸存在于啤酒、干酪、草莓和烟草等中,3-苯基丙酸乙酯存在甜瓜中。这类化合物对人和动物的毒性较低。目前,关于此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关于3-芳基丙酸酯对人和动物螨虫的杀灭活性研究至今未见任何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3-芳基丙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制备杀螨药物的应用,其对动物和人螨虫具有超强的杀灭活性,毒性较低。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芳基丙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制备杀螨药物的应用。

所述3-芳基丙酸酯类化合物用于制备动物和人的杀螨药物。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3-芳基丙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螨活性显著强于目前所有临床应用的杀螨药物,且对人和动物的毒性较低;很多此类化合物都是天然产物,存在于我们日常的食品、饮料中;分子量低、合成步骤少、操作简单、生产成分低廉,适宜于规模化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3-苯基丙酸乙酯和伊维菌素不同处理浓度的杀螨活性(24 h)。

图2为3-苯基丙酸乙酯和伊维菌素不同处理时间的杀螨活性(4.5 mmol/L)。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设计了一系列3-芳基丙酸酯类化合物,建立了其合成方法,完成了其结构鉴定,通过生物活性测定,证明该类化合物具有强的杀螨活性,是一类在动物药和人药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药物,为此类化合物的应用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资料。

本发明所涉及的3-芳基丙酸酯类化合物具有如下分子结构特征:

其中,R是脂肪烃基或芳基,R'、R是相同或不同的氢、羟基、烃基、烃氧基、酰基、酰氧基、卤素等。

上述3-芳基丙酸酯类化合物的典型合成路线如下:

以下为3-芳基丙酸酯类化合物的通用合成:

以3-苯基乙酸乙酯的合成为例,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76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