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龙血竭作为制备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5812.0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6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尹世金;胡青兰;陆春兰;李羽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张瑾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血竭 自身免疫性疾病 制备 肾上腺皮质激素 自身免疫疾病 传统治疗 免疫防御 通道功能 颗粒剂 口服液 软胶囊 硬胶囊 防治 滴丸 治疗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龙血竭作为制备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通过抑制Kv1.3通道功能而产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所述的含有龙血竭的药物制成颗粒剂、片剂、硬胶囊、口服液、软胶囊或滴丸。本发明揭示龙血竭对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作用,将极大克服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传统治疗药物的副作用,能够保持病人正常的免疫防御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龙血竭作为制备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全球有5-8%的人口受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约40种自身免疫疾病的严重威胁,传统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同时削弱了病人正常的免疫防御反应。如何找到新的药物治疗靶点,使靶点药物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同时,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反应,成为国际上医药产业新的研发热点。龙血竭是传统名贵中药,以往的研究表明龙血竭具有抑制激活的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从而产生免疫抑制作用,提示了龙血竭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潜在可能。由于龙血竭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截止目前,国内外尚未见龙血竭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报道。
传统治疗自身免疫疾病过程中,使用的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同时削弱了病人正常的免疫防御反应。T淋巴细胞膜上的Kv1.3型钾通道的发现为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特异性药物作用靶标。通过基因敲除或使用特异性阻断剂减弱Kv1.3通道功能,能够阻断TEM细胞的激活与增殖过程,有效改善自身免疫疾病模型动物的病理症状,而不影响模型动物对病毒、细菌等保护性免疫反应。既然以往的研究表明龙血竭具有抑制激活的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从而产生免疫抑制作用,提示了龙血竭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潜在可能,本专利研究拟考察龙血竭是否可以抑制哺乳动物Kv1.3型钾通道功能,从而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产生治疗作用。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龙血竭产生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将首次揭示龙血竭对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作用。龙血竭通过抑制Kv1.3通道功能而产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将极大克服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传统治疗药物的副作用,能够保持病人正常的免疫防御反应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龙血竭作为制备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的应用,目的在于通过抑制Kv1.3通道功能而产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将极大克服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传统治疗药物的副作用,能够保持病人正常的免疫防御反应。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龙血竭作为制备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龙血竭对于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通过抑制Kv1.3通道功能完成。
本发明所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脉管炎、天疱疮、皮肌炎、混合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甲状腺自身免疫或病溃疡性结肠炎。
本发明所述的龙血竭可以加工成任何可以药物接受的剂型,优选制成颗粒剂、片剂、硬胶囊、口服液、软胶囊或滴丸。
本发明所述的龙血竭还可以和其它组分复配制成颗粒剂、片剂、硬胶囊、口服液、软胶囊或滴丸。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龙血竭具有抑制Kv1.3通道的功能,从而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方面的用途。
附图说明
图1是龙血竭对HEK293T外源性Kv1.3通道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图2是龙血竭对Jurkat T细胞上内源性表达的Kv1.3通道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图3是龙血竭抑制激活的Jurkat T细胞IL-2释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民族大学,未经中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5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