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鸦胆子油漂浮型胃滞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2466.0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2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彤;张悦;王冰;张溪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 |
代理公司: | 31253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鸦胆子 漂浮 滞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鸦胆子油漂浮型胃滞留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由鸦胆子油水分散体溶液与交联溶液反应制得,以所述鸦胆子油水分散体溶液为100mL计,所述鸦胆子油水分散体溶液包含下列质量体积比成分:
鸦胆子油2%~20%;
缓释骨架材料1%~10%,所述缓释骨架材料选自海藻酸、海藻酸盐、卡拉胶、黄原胶和果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致孔剂0.1~8%,所述致孔剂选自碳酸盐类、壳聚糖和卡拉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交联溶液为0.05mol/L~5mol/L的二价阳离子酸溶液,所述二价阳离子酸溶液的pH值为0.5~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鸦胆子油漂浮型胃滞留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鸦胆子油水分散体溶液还包含下列质量体积比成分: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20%,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自聚氧乙烯蓖麻油、聚山梨酯、液态卵磷脂、椰子油C8/C10聚乙二醇甘油酯、杏仁油聚乙二醇甘油酯和聚乙二醇-8-甘油辛酸/癸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泡腾剂0~5%,所述泡腾剂选自碳酸盐类、枸橼酸和酒石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鸦胆子油漂浮型胃滞留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骨架材料的含量为1.5~5%。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鸦胆子油漂浮型胃滞留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孔剂的含量为0.5~3%。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鸦胆子油漂浮型胃滞留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孔剂选自碳酸钙、碳酸氢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镁、壳聚糖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鸦胆子油漂浮型胃滞留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腾剂的含量为0.5~3%。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鸦胆子油漂浮型胃滞留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腾剂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枸橼酸和酒石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鸦胆子油漂浮型胃滞留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10~15%。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鸦胆子油漂浮型胃滞留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溶液为0.1mol/L~0.4mol/L的二价阳离子酸溶液。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鸦胆子油漂浮型胃滞留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溶液为氯化钙酸溶液。
11.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鸦胆子油漂浮型胃滞留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配方量的鸦胆子油、缓释骨架材料、致孔剂搅拌均匀形成水分散体溶液,或者将配方量的鸦胆子油、缓释骨架材料、致孔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泡腾剂乳化,搅拌均匀形成水分散体溶液,再将上述水分散体溶液加入到配方量的交联溶液中,搅拌交联溶液,冲洗、抽滤、干燥、整粒。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骨架材料选自海藻酸、海藻酸盐、卡拉胶、黄原胶和果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孔剂选自碳酸钙、碳酸氢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镁、壳聚糖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24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