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NABarcoding 的黄颡鱼、云斑鮰和鲈鱼及其生物制品鉴别试剂盒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61559.1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0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生国;边琳鹤;汪文强;李永青;郭永博;郑王山;权金强;车拢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nabarcoding 黄颡鱼 云斑鮰 鲈鱼 及其 生物制品 鉴别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的鉴别方法,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DNA Barcoding的黄颡鱼、云斑鮰和鲈鱼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鱼类作为水生环境的指标生物,不仅可做为水体净化指标,还可以作为外来物种入侵检验指标,同时鱼类多样性指标也可以反映其生境状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为外来物种的入侵提供了便利条件,给当地鱼类开发和保护带来隐忧。如何快速有效的识别鱼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传统的形态分类学目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形态分类的专业人员逐步减少,影响了鱼类资源保护以及生境研究等工作。
近年来广泛发展的一种由四川大学研发出的鱼类分子生物学快速鉴别方法CN200510022323.1,是通过编码鱼类RNA的核DNA序列的保守性及其转录间隔子的种间差异结合传统的电泳技术鉴别鱼类,这种方法耗时较长,成本较高,更关键的是这种方法无法用于筛选和鉴定特定的鱼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颡鱼、云斑鮰和鲈鱼及其生肉制品的鉴别方法,通过对编辑好的碱基序列长度进行比较来鉴别多种鱼类中是否有这3种鱼类中的某种,该方法是基于DNA Barcoding建立的,不受被鉴定材料的形态限制,即便是个体的组织碎片,也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因此可广泛用于这3种常见鱼类及其生肉制品的准确鉴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根据已知鱼类的 DNA条形码数据库,设计和合成多组引物。
2、从包含这3种鱼的多种鱼类中提取DNA,利用引物对每个待测对象的DNA进行扩增,根据扩增的结果,选出最佳引物和反应条件。
3、利用步骤(2)筛选出的引物对每个待测对象的DNA进行扩增,扩增后的序列进行测序,然后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到针对常见鱼类 DNA Barcoding 数据库。
4、在建立DNA Barcoding 数据库后,对新的待测对象采用步骤(2)筛选出的引物进行检测,将其与步骤(3)的DNA Barcoding 数据库中的序列长度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其是否为这3种鱼类中的某种。
通过上述方法,先建立对应特定引物的准确的含有常见鱼类COI序列长度的DNA Barcoding 数据库,在后续检测新的待测样品是否为该3种鱼时只需进行序列长度比对即可进行鉴定得到准确结果。
其中,在上述方法中,采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DNA。
具体的说,通过上述方法筛选得到了一对具有良好PCR扩增性能的引物(F-BaL1733/F-BaH2364:GTGGGCCTAAAAGCAGCC/AAGCTCCAAAGGGTCTTCTCGT)。
通过上述引物,得到的这3种鱼类DNA Barcoding 数据库如下表1所示
表1:DNA Barcoding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式
1、从鱼类中提取D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1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