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转动手机角度的车载手机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4967.4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1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耀忠 |
主分类号: | H04M1/12 | 分类号: | H04M1/12;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手机 角度 车载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车载手机支架虽然不是汽车的必需配件,但因为日常出行当中,人们常常习惯将智能手机作为导航、播放视听作品或者视频通话的工具,而需要工具将手机固定在车内,而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车载手机支架了。传统的车载手机支架,包括与空调出风口挡页所匹配的夹子,以及与夹子前端连接的支架主体,支架主体包括至少三根托架爪,所述托架爪一般摆成三角形。这样,将手机放置在三根托架爪之中,可利用托架爪将手机的左边、右边和下边抓牢扶稳。而通过所述夹子,可将车载手机支架固定到空调出风口的位置,从而使手机被相对固定。
不过,智能手机基本是大屏并且是长方形的,随着操作者的需求不一样,有时候会需要手机竖放,有时候需要手机横放,但车载手机支架通常又是固定的死结构,不能转动,故往往只能要么只能竖放手机,要么只能横放手机。偶尔出现的一些可以转动手机角度的手机支架,是采用这种方式实现的:三根托架爪与一上转盘连接,上转盘的下表面是环形齿面,一下转盘与所述上转盘弹性对接,下转盘的上表面也是与上转盘的下表面齿形匹配的环形齿面,所述上、下转盘都是支架主体的一部分。这样需要旋转手机的固定角度,只需拧动上转盘即可,下转盘会卡住上转盘的。但是一旦使用久了或者上下转盘间嵌入了微小颗粒,则齿面很容易损坏,到时候不但不能固定手机角度,还容易使手机松脱掉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地转动手机,使之从竖放和横放之间切换的车载手机支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可转手机角度的车载手机支架,包括与外设的空调出风口挡页匹配的夹子,所述夹子的前端设有一固定板,固定板的上下左右四边均各设有长度可自由调节的伸缩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爪的前端面,以及固定板的前端面均位于同一平面。
伸缩爪可采用套管的形式实现,套管可以是直接插拔的形式,或者是螺纹连接、通过转动其中一部件而使得其可轴向平移的形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手机角度调节是依靠支架本身的旋转来实现的观念,而是通过设置伸缩爪、令伸缩爪本身长度可调的方式来实现。平时,伸缩爪收紧长度,将竖放的手机夹紧,而需要将手机横放时,将伸缩爪松开,直接手动转过手机,然后将伸缩爪长度缩回,即可重新夹紧手机。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可装载汽车上用来支撑手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可转手机角度的车载手机支架,包括与外设的空调出风口挡页匹配的夹子2,所述夹子2的前端设有一固定板1,固定板1的上下左右四边均各设有长度可自由调节的伸缩爪3。亦即,本发明至少有四根伸缩爪,这与普通的三爪支架有区别。它能够更稳地承托、抓持住手机,而且能同时适应手机的横放与竖放姿态。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伸缩爪3包括前爪31和后爪32,所述前爪一端与固定板1连接,前爪爪身设有滑槽,所述后爪套入滑槽内,使得后爪可相对于前爪伸缩。当然,滑槽的长度方向就是前爪的爪身方向。前后爪可以采用全包裹的套管形式,或者如图1所示的半包裹套管形式。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爪和后爪均为硬质塑料构件,后爪套入滑槽内后与滑槽胀形配合。这样的话,前后爪之间是紧密配合的了,后爪不轻易从前爪中脱出,即使脱出了,也可以重新插回原位。如果仍旧不放心,可以采用后爪末端与固定板之间内设连接弹簧的方式保证后爪不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耀忠,未经张耀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49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流传感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机系统、手机套、以及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