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渗气井采收率与极限动用半径估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1005.3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4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孙瑜;袁权;欧家强;陈理捷;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6F17/50;E21B43/3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井 收率 极限 动用 半径 估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渗气井采收率与极限动用半径估计方法。
背景技术
低渗气藏资源量大,开采难度高,其低孔、低渗及较高的含水饱和度特征,导致毛管力影响突出,气井的生产动态表现出产能递减快、单井控制储量低,在四川、长庆等低渗气藏的开发实践中,储层本身连续的条件下有大量的气井反映出“一井一藏”的开发特点,周围已采“空”的井区中钻加密井却反映出地层压力几乎未降。如何估计低渗气井的极限供给半径,确定合理井距,提高气藏采收率,则是低渗气藏挖潜、增储、稳产的重要方面之一。
大量的岩心流动实验已经证实,含水低渗气藏存在明显的非达西渗流启动压力梯度效应,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润湿相的水堵塞孔隙喉道,突破喉道需要克服一定的毛细管压力。川中油气矿针对合川须二气藏,开展含水气层衰竭开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通过长岩心衰竭流动,分段测残余压力,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当气流量下降为零时,物理模型各点处仍有残余压力;距离出口端越远、残余压力越高,表明生产压差小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已无法产出;随含水饱和度增加,残余压力上升,气藏采收率下降。
国内关于启动压力梯度问题的研究文献众多,主要集中在实验评价、产能影响、动用半径三方面,但在低渗气藏开发中的应用还有待深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简单快捷、为低渗气藏合理井距设计提供指导、为实现低渗气藏的早期评价提供依据的低渗气井采收率与极限动用半径估计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低渗气井采收率与极限动用半径估计方法,它包括极限动用半径估计步骤和采收率估计步骤,
所述的极限动用半径估计步骤为:极限半径Re=(Pi-Pw)/θ;
式中:Pi为原始地层压力,MPa;Pw为最低流压,MPa;θ为启动压力梯度,MPa/m;
所述的采收率估计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S1、计算椭圆台体积:
S2、计算动用区椭圆柱体积:
V=π(a0+Re)(b0+Re)h 式(10)
S3、计算采收率:
ER=Vp/V
式中:a0为压裂液挤入区形成的微裂缝带半长Lf,m;b0为压裂主裂缝半长Xf,m;h为原始视压力对应气层厚度,m;c=Re/ze;
所述的Pi、Pw、θ、Lf、Xf的值均通过测量获得。
所述的步骤S1计算椭圆台体积,包括以下步骤:
厚度z处的椭圆面积表示为:
S(z)=π(a0+R)(b0+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1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冲突预警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混合启发式算法的智能公交调度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