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输直升机任务载荷挂点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5771.9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4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沈祖千;夏发令;王影;牟晓伟;陈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输 直升机 任务 载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结构设计技术,特别涉及直升机外挂装置设计。
背景技术
现有运输直升机基本通过电动绞车或外吊挂来实现任务载荷的挂装,但外吊 挂、电动绞车均通过单挂钩与任务载荷相连,因而无法保证挂装的较大体积物品 飞行中的稳定性,无法通过外挂方式运输体积较大物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不影响滑动舱门开合、乘员上下等现有运输直升机功能的 前提下,通过设计基于直升机机体结构的一种运输直升机任务载荷挂点,从而实 现在运输直升机上挂装较大体积任务载荷,并能保证挂装任务载荷飞行中的纵向 及横向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运输直升机任务载荷挂点,所述运输直升机任务载荷挂点包括 吊挂装置2、弯梁3、结构转接装置4以及机上连接部分5,其特征在于:所述 机上连接部分5固定在直升机机体结构6上,通过结构转接装置4将弯梁3固定 在机上连接部分5上,用于吊挂直升机任务载荷1的吊挂装置2固定在弯梁3 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改变运输直升机任务挂点用弯梁航向宽度及剖面形状、结构转接装置和 机上连接部分的接口尺寸和朝向从而适应不同吨位、不同气动外形的运输直升 机;通过改变吊挂装置稳定叉件开口大小、更换不同承载能力的吊钩从而满足不 同吨位、不同体积、不同气动外形的任务载荷。同时,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不影 响滑动舱门的打开和直升机其它现有通道,因此该运输直升机任务挂点具有适用 性强、通用性好、吊挂载荷大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运输直升机任务挂点总体示意图。
图2为吊挂装置示意图。
图3为带整流罩弯梁示意图。
图4为无整流罩弯梁示意图。
图5为结构转接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机上上接头示意图。
图7为机上下接头示意图。
其中,1为直升机任务载荷,2为吊挂装置,3为弯梁,4为结构转接装置, 5为机上连接部分,6为直升机机体结构,7为过渡平板,8为单叉耳片,9为工 字型件,10为吊钩,11为稳定叉件,12为后整流罩,13为下蒙皮,14为上蒙 皮,15为前整流罩,16为后支撑角材,17为后纵梁,18为内加强肋,19为上 接头,20为前纵梁,21为下接头,22为前支撑角材,23为外单耳角材,24为 内单耳角材,25为双耳片,26为过渡结构件,27为双耳片,28为连接管,29 为单耳片,30为双耳接头,31为上接头,32为下接头,33为外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5所示,该种运输直升机任务挂点安装结构包括4个部分,吊 挂装置2、弯梁3、结构转接装置4以及机上连接部分5。
吊挂装置2包括过渡平板7,其上带有4个单叉耳片8,过渡平板7与单叉 耳片8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由一块板材铣出,也可以作为两个独立部分,通过焊 接或者铆接固定在一起;单叉耳片8与工字型件9通过两个贯穿其中的螺栓连接 在一起;工字型件9分别通过螺栓与稳定叉件11和吊钩10相连接;通过吊钩吊 挂直升机任务载荷1,通过稳定叉件11对直升机任务载荷1进行横向和纵向稳 定性控制。稳定叉件11的开口和吊钩的承载能力由所吊挂的直升机任务载荷1 的大小、结构特征所确定。
弯梁3包括前纵梁20,其上带有与直升机上接头31相连接的上接头19、下 接头21;布置在前纵梁20和后纵梁17之间的为内加强肋18和外加强肋33,外 加强肋33与吊挂装置2中的过渡平板7相连接;为了确保弯梁3具有良好的气 动特性,不仅弯梁3设计成流线形,其外部还通过上蒙皮14、下蒙皮13、前整 流罩15、后整流罩12加以整流;通过布置在前纵梁20上的三个前支撑角材22 和后纵梁17间的两个后支撑角材16固定前整流罩15与后整流罩12。弯梁3的 结构特征是依据直升机机体结构6的特征和直升机所吊挂的直升机任务载荷1 特征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57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液体定量快捷灌装装置
- 下一篇:直流无刷自驱动旋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