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4139.2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7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易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62 | 分类号: | C04B35/462;C04B35/622;C04B41/88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刘斌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电容器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器件的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电子元器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BNT体系作为一类重要的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已被成功应用于制备无铅压电陶瓷。但是,BNT体系用于制备多层陶瓷电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MLCC)的研究还未见报道。目前的MLCC材料主要是BaTi03(BT)体系。通过对BT进行掺杂改性,已获得一系列满足电子工业标准 (EIA) 的电容器材料。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当工作温度超出200℃以后,BT体系的电容温度特性变差,已不能满足军事、航天、石油探测等特殊环境的要求。并且,配方复杂,多数配方都含有Pb、Cd等有毒元素,不利于环保,实用化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陶瓷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陶瓷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Na2C03、Bi2O3、TiO2、CaCO3、MnCO3的固体粉料用锆球混合球磨12h,经烘干、过筛,预烧2 h得到BNCT;(2)对预烧后的料进行二次球磨、烘干,所得粉料与质量分数为5%的PVA混合造粒,压成Ф10mm×1mm的圆片,于1200℃烧结之后在其上下表面涂覆银电极,制成圆片电容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陶瓷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MnCO3的含量是0.3%-1.5%。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陶瓷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预烧温度为1135℃-117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陶瓷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烧结时的升温速率为2℃/min。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陶瓷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烘干的温度为200℃-30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陶瓷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其生产工艺的改进,增加MnCO3对BNCT进行掺杂改性,降低了介质损耗,提高了绝缘电阻,获得了在-55~+250℃满足ΔC/C25℃≤士15%的MLCC材料性能要求,使MLCC材料在高温化方向上具有很大的推广使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陶瓷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Na2C03、Bi2O3、TiO2、CaCO3、MnCO3的固体粉料用锆球混合球磨12h,经烘干、过筛,预烧2 h得到BNCT;(2)对预烧后的料进行二次球磨、烘干,所得粉料与质量分数为5%的PVA混合造粒,压成Ф10mm×1mm的圆片,于1200℃烧结之后在其上下表面涂覆银电极,制成圆片电容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陶瓷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1)中的MnCO3的含量是0.3%-1.5%。适量的Mn可以抑制晶粒过度生长、提高晶粒致密度,使得损耗减小、系统的介电常数增加、绝缘性提高。其中,添加质量分数1.5%的MnCO3,能够满足绝缘电阻率ρ达到1011Ω·cm、ΔC/C25℃≤士15%(-55~+25012)的要求;这使它有望应用于更高温度的环境中。所述步骤(1)中预烧温度为1135℃-1170℃。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烧结时的升温速率为2℃/min,采用4284A型LCR仪与配套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在l kHz下测试圆片电容器的介电特性。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烘干的温度为200℃-300℃,确保球磨后的元件在彻底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易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易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4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核桃硒含量的复合肥及制备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能够隔热保温的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