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叉路识别的道路智能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2916.1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0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林;陈昌黎;何青松;危小建;谭荣辉;焦利民;王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K9/4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叉路 识别 道路 智能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遥感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影像道路智能提取方法,尤指应用于高分辨率全色遥感影像进行城区道路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提取道路是目前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摄影测量和遥感学科的研究重点之一,它对GIS数据的自动获取和更新、影像匹配、目标检测和数字测图自动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道路全自动提取还比较困难,现有的技术在完整性和正确性上尚未取得满意的结果,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编辑后处理。因此,研究人工干预的半自动方法以便快速、准确地提取道路是目前较为实际的选择。在各种半自动道路提取方法中,模板匹配方法被认为是比较有效的。许多后续的研究都基于模板匹配思想,在模板类型和匹配策略方面做了许多改进。
然而,这些众多的模板匹配方法都存在一个共同的不足,基于模板匹配的道路追踪每次只能提取出一条道路段,常常需要设定起始点和终止点,一片连通的道路网需要分成若干段分别提取。而且单纯的模板匹配追踪算法在遇到叉路口时只能盲目的选择一条叉路继续进行追踪,而且转向后可能环绕了一个矩形街区又回到先前的路段进行重复提取。追踪在遇到叉路时呈现出很大的不可控性,通常的做法为在叉路口设定追踪停止,分别对不同的叉路方向进行初始化重新开始追踪。这样做增加了道路提取的人工代价,打断了追踪的连贯性,且容易造成拓扑的不一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叉路口识别的道路智能提取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叉路识别的道路智能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空间分辨率在Nm以内的高分辨率全色遥感影像,无云层覆盖,对影像进行直方图分段拉伸,增大道路区域与周围地物的反差;其中N≤6;
步骤2:根据影像的特征设置追踪模板参数,包括模板长宽、模板内部预设的方差阈值、模板前进步长、叉路模板阈值、差值阈值;
步骤3:在影像中任意一条道路段的一端,设定追踪初始线段;初始线段为有向线段,起点记录为初始点,末点用于指示和计算前进方向,初始化时指向道路延伸方向,线段位于道路中间;
步骤4:令初始点前进一个步长,然后对当前位置点进行叉路检测、处理和存储;
步骤5:经过上一步的叉路检测处理后,以当前位置点为模板起始端点,沿前进方向构造矩形模板,使用旋转角度纹理匹配法确定下一步前进方向,并保存当前位置点为确认道路点;
步骤6:判断旋转角度纹理匹配是否超过预设的方差阈值,
如果是,则终止当前道路段追踪,保存当前道路段;并顺序执行下述步骤7;
如果否,则确认当前道路点,并回转执行所述的步骤4;
步骤7:遍历步骤4中存储的叉路对象,逐个检查叉路对象是否仍有未被追踪过的支路,
如果有,则选择一条可通行支路作为新的追踪起点,并回转执行所述的步骤4;
如果否,则顺序执行下述步骤8;
步骤8:对追踪得到的道路网进行后处理,删除重复路段,增加遗漏路段。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影像的特征,包括空间分辨率、道路宽度、道路区域的像素均一度。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的对当前位置点进行叉路检测,包括历史叉路检测和常规叉路检测;
所述的历史叉路检测,首先检测当前位置点是否进入到先前已识别叉路的区域内;对已经识别出的叉路会记录包围叉路的正方形端点,通过检测当前点是否在已识别叉路的正方形区域内,判断是否进入叉路区域;如果判断没有进入历史叉路区域,则进行“常规叉路检测”;如果判断已进入历史叉路区域,则访问该叉路对象,查看该叉路口是否还有未被追踪过的支路;如果有,则将当前追踪点置于该支路上,将前进方向更新为与支路方向一致,沿该支路继续追踪,并且将对应叉路对象的该条支路更新设为已追踪,下次再经过这个叉路口时该条叉路将不再可通行;如果没有,则代表该叉路口各支路都已追踪完毕,当前道路段追踪完毕;
所述的常规叉路检测,以当前道路追踪模板的最前端点出发,从模板方向向前、向左侧90度、向右侧90度伸出三个探测模板,每个方向又分布向两侧10度扩展一个辅助探测模板;计算每个探测模板窗口对应区域的像素的灰度均方差,如果小于一定阈值,则认为该方向存在叉路;根据存在支路的组合,将叉路分为不同类型,被检测出来的叉路将被存储为一个叉路对象,并记录该叉路的包括叉路中心点坐标、包围叉路的正方形框端点坐标、叉路类型、支路坐标对信息;叉路对象保存后,然后根据预设规则,选取叉路的一条支路继续进行追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29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