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腔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2065.0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0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宁永强;李秀山;王立军;贾鹏;刘云;秦莉;张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5/183 | 分类号: | H01S5/183;H01S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发射 半导体激光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外腔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包括依次排列的P面电极(3)、P型DBR(4)、有源区(7)、N型DBR(8)、衬底(9)和N面电极(10),所述P型DBR(4)中设有具有氧化孔(6)的氧化限制层(5);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耦合腔(2)和凸透镜(1);
所述耦合腔(2)的下表面固定在出光面上,且耦合腔(2)遮挡出光孔;
所述凸透镜(1)由两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材料从下至上交替排列组成,每层介质材料的上下表面均为平面,凸透镜(1)的上表面为凸面,凸透镜(1)的下表面为平面且与耦合腔(2)的上表面紧密接触,凸透镜(1)遮挡出光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腔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腔(2)为介质材料或者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腔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DBR(4)、有源区(7)、N型DBR(8)、衬底(9)和N面电极(10)从上至下依次排列,P面电极(3)固定在P型DBR(4)上表面的边缘,当耦合腔(2)为介质材料时,耦合腔(2)的下表面固定在P型DBR(4)的上表面上,凸透镜(1)的下表面固定在耦合腔(2)的上表面上;当耦合腔(2)为空气时,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还包括支撑架(11),凸透镜(1)的下表面边缘固定在支撑架(11)的顶端,支撑架(11)的底端固定在P型DBR(4)的上表面上,且支撑架(11)不遮挡出光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腔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9)、N型DBR(8)、有源区(7)、P型DBR(4)和P面电极(3)从上至下依次排列,N面电极(10)固定在衬底(9)的上表面边缘,当耦合腔(2)为介质材料,耦合腔(2)的下表面固定在衬底(9)的上表面上,凸透镜(1)的下表面固定在耦合腔(2)的上表面上;当耦合腔(2)为空气时,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还包括支撑架(11),凸透镜(1)的下表面边缘固定在支撑架(11)的顶端,支撑架(11)的底端固定在衬底(9)的上表面上,且支撑架(11)不遮挡出光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腔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9)、N型DBR(8)、有源区(7)、P型DBR(4)和P面电极(3)从上至下依次排列,N面电极(10)固定在衬底(9)的上表面边缘,耦合腔(2)固定在衬底(9)的凹槽内,凸透镜(1)的下表面的边缘固定在衬底(9)凹槽开口的边缘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腔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腔(2)的光程小于波长的100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腔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1)每层介质材料的厚度为四分之一波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腔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1)的焦点与氧化孔(6)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腔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1)到氧化孔(6)的距离小于凸透镜(1)的焦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何一项所述的外腔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的制备方法,当耦合腔(2)为介质材料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外延片的p面光刻、显影后,干法刻蚀至N型DBR(8)上方,得到P型DBR(4)台面;
步骤二、对外延片进行测氧化,得到具有氧化孔(6)的氧化限制层(5);
步骤三、在P型DBR(4)上生长P面电极(3);
步骤四、将衬底(9)减薄抛光后在衬底(9)上生长N面电极(10);
其特征在于,
步骤五、在P型DBR(4)的表面、衬底(9)的表面或者衬底(9)的凹槽内,生长耦合腔(2),然后在耦合腔(2)的上表面上从下至上交替生长两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材料,并将生长好的多层介质材料刻蚀或腐蚀出凸面,形成凸透镜(1),得到外腔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20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调控内部温度的配电箱
- 下一篇:提升漆包线绝缘漆膜脱除效率的方法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