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恩诺沙星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32023.7 申请日: 2014-10-10
公开(公告)号: CN104292159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1
发明(设计)人: 吴政杰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同丰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215/56 分类号: C07D215/56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杜军
地址: 317024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诺氟沙星 环丙沙星 恩诺沙星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涉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恩诺沙星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喹诺酮是一类化学合成抗菌药物,自问世以来一直发展迅速,由于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方便、不良反应小、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等优点而成为临床联合用药的首选。喹诺酮类药物已成为当前人们竞相研发的热点,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了该类药物的合成方法,但普遍存在步骤较长、收率不高、三废产生量较大等不足之处,因此人们一直在为寻求操作更简单、收率更高、工艺更环保的合成方法而不懈努力。下面结合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作简要介绍。

诺氟沙星(Norfloxacin),又名氟哌酸,化学名:1-乙基-6-氟-4-氧代-1,4-二氢-7-(1-哌嗪基)-3-喹啉羧酸,是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产气杆菌、阴沟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及沙雷氏菌属等遥植树菌科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诺氟沙星体外对多重耐药菌亦具抗菌活性。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由于诺氟沙星具有生物利用度高、组织渗透性好、与其他抗菌素无交叉耐药性、副作用小及口服吸收快等特点,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泌尿系统、肠道、呼吸系统、外科、妇科、五官科及皮肤科等感染性疾病。结构如下: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又名环丙氟哌酸,化学名称:1-环丙基-6-氟-7-(1-哌嚎基-1,4-二氢-4-氧代-3-喹啉羧酸。是八十年代德国Bayer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喹诺酮类强活性抗菌药,具有广谱、高效、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尤其对耐多种抗生素的病原菌有特效,是目前理想的抗菌药物之一,在多国上市,成为世界畅销药。其抗菌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使DNA的复制、转录、修复等受阻,达到抑菌和杀菌的作用。用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感染、禽霍乱、禽伤寒、骨和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结构如下:

恩诺沙星,化学名:1-环丙基-7-(4-乙基-1-哌嗪基)-6-氟-1,4-二氢-4-氧代-3-喹啉羧酸,为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又名乙基环丙沙星,恩氟沙星。1996年10月4日获FDA批准,为畜禽和水产专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很强的渗透性,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支原体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高且稳定,其代谢产物为环丙沙星,仍有强大抗菌作用。能显著降低死亡率,病畜复原快,生长迅速。杀菌方式直接且独特,直接作用于细菌的细胞核,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导致细菌快速死亡,不易产生耐药性。结构如下:

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目前主要采用先成环再进行7位取代的方法。上述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恩诺沙星具有相同的喹诺酮主环结构,可采用相同的起始原料来合成。对于喹诺酮主环(环合酯)合成方法,中国专利2010101608124对Bayer专利US6229017报道的方法进行了改进,解决了二甲胺副产物的缺点,使二甲胺形成络合物回收并使其在整个主环合成中循环套用,该工艺收率高,三废排放少,近年来已在多家喹诺酮生产企业推广应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恩诺沙星的合成中最后两步,即环合酯的水解及哌嗪取代,比较常见的有3种方法:1、采用盐酸、冰乙酸、硫酸等酸来水解环合酯得到羧酸,再与哌嗪进行取代得到目标产物,不足之处是需要用到大量的冰乙酸和硫酸做溶剂及试剂,该方法成本高污染大。2、采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来水解环合酯,再用盐酸、硫酸或冰乙酸调pH至酸性,再投入最后一步缩哌反应中。该方法虽然可以避免以冰乙酸作为溶剂,但是在后处理中采用了酸回调pH至酸性生成游离的羧酸,再抽滤得到羧酸的步骤。在中国专利201210200823X中报道了以左氧氟沙星或氧氟沙星的环合酯为原料,采用等于或大于环合酯摩尔量的碱,在溶剂中一锅法合成目标产物。此后中国专利2013106498800对此方法进行了调整,即采用催化量的碱和N-甲基哌嗪进行水解得到羧酸盐,再升温缩哌一锅法合成目标产物。调整后的工艺用N-甲基哌嗪增加体系的碱性,减少了碱的用量,但增加了N-甲基哌嗪的消耗。3、采用复合酶水解环合酯成羧酸后再缩哌得到目标分子,条件温和,三废排放少,但存在效率低、产率低的缺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丰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同丰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2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