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松弛素H2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1557.1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7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雷;张世光;邹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辰瑞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64 | 分类号: | C07K14/64;C12N15/16;A61K38/22;A61P9/04;A61P9/10;A61P11/00;A61P13/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弛 h2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松弛素H2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还涉及经由人松弛素H2前体获得的成熟的人松弛素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松弛素(Relaxin)做为一种肽类激素,由Frederick Hisaw在研究妊娠期间骨盆带变化时首次发现。松弛素最初被认为是一种妊娠相关激素,在孕妇妊娠期前三月,体循环中的松弛素水平明显上升,同时伴随血流动力学和肾血流改变;同时还具有松弛骨盆韧带,扩张子宫颈,抑制子宫平滑肌自发收缩,参与妊娠期结缔组织的重建等作用。后来研究发现,在非妊娠期的妇女及男性体内多种组织都有松弛素的表达,并且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包括血管扩张,有抗炎、细胞外基质重塑、血管生成和抗缺血等作用。目前普遍认为松弛素是一种肽类激素,此类肽家族由7种基因编码,包括松弛素基因RLN1、RLN2和RLN3,及胰岛素样肽基因INSL3、INSL4、INSL5、INSL6。人类RLN2编码的松弛素H2是其功能产物,有较强全身和肾脏扩张血管、增加心输出量,减少体循环阻力、肺毛细血管楔压以及NT-proBNP,改善肾功能来调节心血管反应,对抗对心脏泵血功能有害的机体反应等。人体中松弛素H2是以松弛素H2原的状态表达,松弛素原蛋白一级结构按B-C-A的顺序排列(见图1),其中C链由10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松弛素原产生后由组织中的转化酶将C链切除后,形成成熟的松弛素H2。松弛素H2由53个氨基酸组成,其结构特征是有两个独立的多肽链( A链和B链) ,其中A链由2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B链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A、B链之间有两对链间二硫键相连,A 链内有一对链内二硫键。临床证据显示,松弛素有舒张血管增加血管顺应性和抗缺血作用;在血压正常和增高的急性心衰患者,松弛素可以改善呼吸困难及其他临床结果,安全性可靠。
由于人松弛素有很好的成药性,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需求量日益增大,因此推动了人松弛素H2制备方法的研究。目前最为常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化学合成法:E.Bullesbach 和 C.Schwabe在1991年及2005年报道了RLX的化学合成方法(J.Biol.Chem.1991,266,10754-10761; J.Biol.Chem.2005,280,14586-14590),松弛素H2的A链采用Fmoc法合成,B链采用Boc法合成,合成过程需要采用氟化氢处理两次,并且需要三步进行肽链A和肽链B的组合,三对二硫键采用不同的保护基和不同的脱保护剂。此制备工艺极其复杂,并且产率仅为1.4%,工艺中要求使用高毒性和危险的氟化氢,不适合规模化生产。
专利US-A-4835251中通过在pH 7至12的氧化条件下将还原游离-半胱氨酸形式的A链和还原游离-半胱氨酸形式的B肽链在水性介质中混合以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人松弛素H2。但由于B肽链的水溶性极差,很难在A肽链和B肽链间形成正确的链间二硫键。
Barlos KK等(J Pept Sci. 2010 Apr;16(4):200-11)在2010年报道了采用Fmoc法合成肽链A和肽链B,半胱氨酸的侧链采用同一保护基,二硫键采用随机组合法形成。但此方法依然无法有效提高松弛素2的产率,产率仅为48%。且肽链B的合成工艺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专利 CN 102180964 A公开了将肽链A和肽链B链接制备松弛素-2固相合成方法。但因链间二硫键经常错配而造成产率较低,并且需多次纯化,工艺依然较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2、基因工程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辰瑞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辰瑞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1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