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机器人协作系统的基坐标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0923.1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5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戴先中;孟正大;张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04 | 分类号: | G01B2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机 协作 系统 坐标 标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焊接、切割、喷涂、搬运等工业机器人先进制造产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机器人协作系统的基坐标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自动化装备,工业机器人不受工作环境的影响,工作稳定可靠,又由于其具有可编程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在处理诸如无夹具系统焊接等任务中,单体机器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越显不足,因而双机器人乃至多机器人系统正逐渐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多个机器人通过协调协作,可以完成单机器人难以完成的复杂作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更多的实际应用问题。
传统的双机器人协作系统大多是将机器人安装在事先已经规划好的安装位置。其安装方法不够灵活,一旦机器人发生移动,原有的标定结果将不再适用,需要重新采用精密仪器标定新的安装位置,费时费力,耽误生产进度。而精密仪器的价格昂贵,测量速度较慢,也越来越不适应于现在高效率的生产工作。
目前,国际国内双机器人标定问题的研究工作并不多,大多是通过精密仪器测量,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改进测量结果,其具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1)灵活性差,测量工作费时费力,延缓生产进度;(2)步骤复杂,操作性差,需要相关专业人士才能胜任;(3)测量仪器精密性要求高,一般较为昂贵,加大了成本开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机器人协作系统的基坐标标定方法,该方法能针对双机器人的实际情况标定其坐标系间的变换关系,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及精度,简单可行,不需要借助其他的精密仪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较为广阔的应用面,有效地提高了机器人生产中的工作效率。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机器人协作系统的基坐标标定方法,该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协作系统中双机器人间的坐标变换关系,建立双机器人两个基坐标系之间的约束关系;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建立的基坐标系之间的约束关系,采用安装在双机器人工具手末端的标定指,进行双机器人的握手动作,获取双机器人在各自基坐标系下的握手采样点坐标;
第三步:根据第二步获取的握手采样点坐标和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约束关系,建立基于最小二乘的标定模型;
第四步:进行双机器人协作系统的标定:采用奇异值分解算法对第三步建立的标定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双机器人基坐标之间的旋转矩阵和平移矢量,进而得到双机器人基座标系间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完成双机器人协作系统的标定。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步的过程为:根据协作系统中双机器人各自的基座标系,采用一台机器人的基座标系作为世界坐标系,从而得出另一台机器人的基座标系关于世界坐标系的变换关系,将此作为双机器人基座标系之间的约束关系。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步的过程为:
201):在每台机器人上安装标定指,得到标定指末端在各自机器人基座标系中的位置;
202):为第一台机器人设置标定指末端所要到达的点集,且该点集中的所有样本点都在两台机器人的工作空间重叠区域内;设该点集中有N个样本点;
203):将第一台机器人标定指末端运动到点集中的任一样本点,再将第二台机器人标定指末端与第一台机器人标定指末端接触,实现握手动作;通过示教盒读取该样本点在第二台机器人基座标系中的坐标,并记录;
204):重复步骤203),直至点集中所有的样本点都实现两机器人的握手动作。
进一步,所述的第三步的过程为:
301):点pk是双机器人工作空间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一点,点pk在第一台机器人基坐标系中的坐标为点pk在第二台机器人基座标系中的坐标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09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惯性传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假发头壳制作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