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Ce10ScSZ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8136.3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1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东;王可心;孙克宁;闫杜娟;乐士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0 | 分类号: | H01M8/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氧化物 燃料电池 ce10scsz 电解质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Ce10ScSZ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乙基纤维素作为粘结剂加入到松油醇中,搅拌30~60分钟,得到乙基纤维素松油醇溶液;
(2)将1Ce10ScSZ粉体加入到上述乙基纤维素松油醇溶液中,以200~400转/分钟的转速球磨10~12小时,配制1Ce10ScSZ浆料;
(3)将NiO-ScSZ阳极支撑体固定在台式匀胶机上作为基体,在阳极中心位置处滴加适量1Ce10ScSZ浆料,开启匀胶机,使其在一定转速下运行30~120秒,在NiO-ScSZ阳极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1Ce10ScSZ电解质膜胚;
(4)然后将上述1Ce10ScSZ电解质膜胚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
(5)重复步骤(3)和(4)0~5次,得到不同厚度的1Ce10ScSZ电解质膜胚;
(6)将上述1Ce10ScSZ电解质膜胚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烧结,得到厚度为2.5~15μm的1Ce10ScSZ电解质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Ce10ScSZ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乙基纤维素松油醇溶液是指乙基纤维素的质量分数占3~4%的松油醇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Ce10ScSZ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1Ce10ScSZ粉体的粒径大小在30~6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Ce10ScSZ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1Ce10ScSZ粉体可以按照溶胶凝胶法合成,其制备步骤如下:
(a)按照化学计量比Ce:Sc:Zr=1:20:89分别称取相应质量的Ce(NO3)4·6H2O、Sc(NO3)3·6H2O和ZrN2O7,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搅拌溶解,体积浓度为金属阳离子:水=1:20~40;
(b)称取一定质量的柠檬酸溶解到去离子水中,体积浓度为CA:水=1:2~5;
(c)按照摩尔比柠檬酸:金属阳离子=2~3:1的比例,将柠檬酸溶液逐滴滴加到硝酸盐溶液中,搅拌15~30分钟;
(d)按照摩尔比乙二醇:柠檬酸= 60:40的比例向溶液中加入乙二醇,搅拌40~60分钟,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e)将上述溶液置于80℃油浴中加热,并继续搅拌至形成凝胶;
(f)将上述凝胶放入120℃烘箱中干燥4~12小时,得到体积增大的发泡状干凝胶;
(g)将上述干凝胶转移至玛瑙研钵中,研磨0.5~1小时,得到粉状前驱体;
(h)将上述粉状前驱体放入马弗炉中,在600~850℃温度下煅烧1~3小时,即得到淡黄色纯相1Ce10ScSZ粉体。
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Ce10ScSZ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1Ce10ScSZ浆料是指1Ce10ScSZ粉体和乙基纤维素松油醇溶液按质量比4:6或3:7混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Ce10ScSZ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NiO-ScSZ阳极支撑体的厚度为0.5~1mm,直径为1~17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Ce10ScSZ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适量1Ce10ScSZ浆料是指滴加的浆料体积与基体的面积比例在0.02 ~0.15 ml/cm2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Ce10ScSZ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转速为5000~10000转/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Ce10ScSZ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热处理是在450℃下放置1~2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Ce10ScSZ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烧结是以3~6℃/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到1450~1550℃,然后保温2~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81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