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力变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6209.5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5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飞;李玄烨;夏文安;姜兰其;曾强渗;周延军;董怀荣;于承朋;安庆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力变矩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钻井工具领域中的一种液力变矩器,尤其适用于石油天然气钻井、煤层气钻井、地质勘探、矿山钻探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田开发难度的日益加大和钻井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位移井、长水平段水平井、多级分支井等复杂结构井的数量与日俱增,对钻井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导向钻井过程中,国内主要利用泥浆马达采用滑动钻进的方式进行钻井作业,为了平衡井下动力马达产生的反扭矩,稳定井下钻具组合的工具面,通常采用井口锁紧转盘的方式,此时除钻头旋转破岩外,其他全部钻柱包括泥浆马达壳体均不转动,并且由于自重作用平躺在井底,导致滑动钻进时摩阻力大难以有效施加钻压,同时容易发生粘卡等井下安全事故,尤其在大位移井、长水平段水平井、非常规井眼等导向钻进过程中,摩阻扭矩大,钻柱上提下放困难,钻进时加压困难等问题尤为突出。
中国专利201310422132.9、201010189645.6均提供了井下反扭矩控制装置,并对其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根据专利说明可以看出,基本能够实现井下反扭矩控制的功能,但是仍存在几点不足,不能完全满足现场钻井工艺的技术要求,(1)提供的反扭矩控制装置不能使钻柱整体转动,即在导向钻井过程中,钻柱整体仍平躺在井底并处于滑动钻进状态,摩擦阻力很大,影响了钻井速度的提高;(2)提供的反扭矩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底部钻具组合的反扭矩,但对于井眼轨迹控制的能力较现有技术有所降低,不利于复杂结构井的钻井施工;(3)从结构图中可以看出,内部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较多,对加工工艺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控制精度高,操作方便的液力变矩器,既能够满足底部钻具组合反扭矩控制的要求,又能使得钻柱整体转动,降低导向钻井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还能利用现有导向钻井工艺技术控制井眼轨迹,达到利用国内现有技术装备,低成本高效率完成复杂结构井钻井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液力变矩器,包括中心轴、外壳体、轴承装置、调节器、弹簧、液压离合器、联轴器和扭矩发生器、喷嘴。其中:中心轴安装在外壳体内部,中心轴与外壳体之间通过轴承装置和轴承凸沿构成旋转密封配合;调节器安装在中心轴与外壳体之间的环形空腔内,并与中心轴和外壳体构成轴向滑动密封配合,调节器与中心轴之间通过往复定位机构形成轴向行程限位配合;液压离合器通过轴承装置与调节器下方相接,液压离合器上、中部分别设有内花键和外花键,其中内花键与中心轴外花键构成永久性插接配合,外花键与外壳体的内花键构成阶段性插接配合,该阶段性插接配合的行程与调节器的行程相当,液压离合器的下端部内、外分别于中心轴和外壳体构成轴向滑动密封配合;弹簧套在液压离合器外部,并作用在液压离合器和外壳体之间的凸沿之间;扭矩发生器通过联轴器连接在中心轴的下端,扭矩发生器设在外壳体内;喷嘴设在扭矩发生器下端;在中心轴上部设有上旁通孔,上旁通孔将中心轴内腔与调节器上部腔室贯通,在中心轴下部设有下旁通孔,在扭矩发生器外部的外壳体设有轴向流道,下旁通孔和轴向流道将中心轴内腔和外壳体下端部的内腔贯通。
调节器与中心轴之间的往复定位机构是在中心轴上固有定位销,调节器上加工定位槽,定位槽为连续的“N”字形均匀分布在调节器的内壁,定位销与定位槽构成滑动配合。
上述方案还包括:
定位槽内加工台阶面。
在调节器与液压离合器之间预设储油腔;液压离合器下花键的下端加工导入角。
喷嘴由单个喷嘴体或多个喷嘴体构成;在中心轴与外壳体、调节器与中心轴和外壳体、液压离合器与中心轴和外壳体的密封面上设有密封装置。
本发明的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和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62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态推靠式旋转导向装置
- 下一篇:感应式自动敞幅平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