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F炉渣碱度快速调整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90744.6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8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宇;郭家林;曹余良;周春生;王毅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洛学院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1C7/064;C21C7/072;C21C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26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f 炉渣 碱度 快速 调整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的一种炼钢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LF炉渣碱度快速调整工艺。
背景技术
炼钢过程炉渣碱度的高低对钢水脱磷、脱硫和去除夹杂物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市场对钢材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钢水精炼成为提高钢材纯净度必不可少条件,特别是LF钢包精炼炉成为高品质品种钢冶炼必要工序,然而LF精炼炉为了提高钢水纯净度,需深脱氧、硫等杂质元素,处理前期快速造高碱度强还原性脱硫渣,石灰用量偏大,当钢水中氧、硫降低至钢种要求时,LF炉钢包顶渣碱度一般在8以上,碱度最高会达到13。如此高碱度的钢包顶渣,流动性较差,对钢水夹杂物的吸附能力较差,不利于钢水纯净度的提高。此时,脱氧脱硫需要的高碱度渣与钢水夹杂物去除需要的良好流动性低碱度渣矛盾。为了突破这些限制性条件,开发一种分阶段调整LF精炼炉钢包顶渣碱度,兼容钢水脱硫与去除夹杂的精炼炉造渣工艺,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冶炼高附加值的品种钢,会出现由于钢水氧、硫杂质含量超标或钢水夹杂物超标改判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F炉渣碱度快速调整工艺,该工艺采用:铁水倒罐→铁水预处理→BOF→LF炉化渣→LF炉造渣→LF炉脱氧、硫→碱度快速调整→软搅拌→CCM流程,通过转炉高温出钢,出钢过程强脱氧和钢包大渣量操作,LF精炼炉前期快速造高碱度强还原性白渣,精炼过程脱氧、脱硫造渣和底吹氩气工艺的优化,精炼中后期添加适量的碱度调整剂,降低碱度到4-6以内,这种分阶段控制LF炉钢包顶渣碱度快速调整工艺,兼容了精炼炉钢水脱硫与去除夹杂需要,达到了钢水精炼的效果,提高连铸坯内部质量。本发明是由冶炼过程对温度、脱氧造渣、氩气底吹进行优化来实现的。
本发明实现以上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F炉渣碱度快速调整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1)转炉冶炼工艺:
采用传统的转炉冶炼工艺基础上,在转炉冶炼过程中满足下述条件:
1)终点操作:提高一次拉碳命中率在95.00%以上,避免点吹,防止钢水过氧化;控制出钢温度,避免精炼炉长时间加热升温;
2)挡渣操作:严格控制出钢过程中的下渣量≤2kg/t,减轻LF炉脱氧造渣压力;
3)出钢脱氧造渣制度:出钢过程加入石灰、复合精炼渣,加入Al脱氧剂,保证到LF炉处理工位钢水铝含量[Al]:0.010%-0.040%;
(2)LF精炼炉冶炼工艺:
1)LF炉前期操作:钢水到处理工位,用氩气流量破渣壳,供电化渣3~4min后取样分析,按照质量比加入第一批脱氧造渣料:石灰、铝丝和萤石;
2)LF中期脱氧、脱硫工艺:电极加热升温至钢种液相线+100℃,大氩气搅拌脱硫,钢包底吹氩气,加热期间,LF炉正压操作;加入第二批脱氧造渣料:石灰、铝丝和萤石,同时按钢种成分进行合金化;大氩气搅拌均匀合金、脱氧、脱硫,钢包底吹氩气流量500~600NL/min;
如果第二样硫含量满足钢种成分要求,喂铝线调整钢水中铝含量,喂线后进行成分和温度的微调;如果第二样成分未满足钢种成分要求,继续第三批脱氧造渣料,钢包大氩气搅拌脱硫,直至满足要求,喂铝线补钢水中铝含量;
3)LF炉中后期快速调整碱度:喂铝线补钢水中铝含量结束,加入碱度调整剂优化渣系,加入量0.60-0.70Kg/t,供电化渣3~4min,软搅拌8min,处理结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1)中,出钢温度大于164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3)中,出钢过程加入石灰4Kg/钢、复合精炼渣5Kg/钢,加入Al脱氧剂。
进一步地,所述Al脱氧剂为纯铝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1)中,用100~200NL/min的氩气流量破渣壳,供电化渣分析,加入第一批脱氧造渣料,石灰量不大于2.5kg/t钢,铝丝量不大于0.30kg/t钢,萤石量不大于1kg/t钢。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2)中,加入第二批脱氧造渣料,石灰加入量不大于1.5kg/t钢,铝丝加入量不大于0.20kg/t钢,萤石量不大于0.50kg/t钢。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2)中,加入第二批脱氧造渣料后,按钢种成分进行合金化,按照每次硅收得率85%、锰收得率按96%、Nb、Ti微量合金98%计算配加硅锰合金和Nb、Ti微量合金,配加顺序先配加硅锰合金,冶炼后期配加Nb、Ti微量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洛学院,未经商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07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狮头形体鞋身、铜鼓形体鞋底的鞋
- 下一篇:一种直线式高炉矿焦槽上料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