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燃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7812.3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1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费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圣谱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K13/02;C08K3/08;C08K5/20;C08K5/3492;C08J5/18;B29C69/00;B29C47/92;B29C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隔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隔热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隔热防晒的目的,人们一般会在建筑玻璃或汽车挡风玻璃上进行贴膜。目前国外的隔热膜因其质量上的优势已占据了我国很大市场,即使如此,隔热膜的质量也千差万别。现有的隔热膜一般为具有不同功能的多层膜复合而成,其效果也差强人意,一旦遇上火灾危险,隔热膜首先会立即燃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已成为现有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阻燃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阻燃隔热膜具有优良的阻燃隔热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阻燃隔热膜,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6-89份、氟二醇2-4份、纳米钛粉15-18份、纳米镍粉15-17份、乙撑基双硬脂酰胺3-5份、聚磷酸蜜胺10-13份。
所述的阻燃隔热膜,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7份、氟二醇3份、纳米钛粉16份、纳米镍粉16份、乙撑基双硬脂酰胺4份、聚磷酸蜜胺12份。
所述的阻燃隔热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氟二醇、纳米钛粉、纳米镍、乙撑基双硬脂酰胺、聚磷酸蜜胺搅拌混合均匀,后经挤出机挤出,挤出机温度控制在285-295℃,后经压延成型即得阻燃隔热膜。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氟二醇、纳米钛粉、纳米镍、乙撑基双硬脂酰胺和聚磷酸蜜胺合理复配,所得膜具有优良的阻燃性和隔热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阻燃隔热膜,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6份、氟二醇2份、纳米钛粉15份、纳米镍粉15份、乙撑基双硬脂酰胺3份、聚磷酸蜜胺10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氟二醇、纳米钛粉、纳米镍、乙撑基双硬脂酰胺、聚磷酸蜜胺搅拌混合均匀,后经挤出机挤出,挤出机温度控制在285℃,后经压延成型即得阻燃隔热膜。
将该实施例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阻燃隔热膜,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9份、氟二醇4份、纳米钛粉18份、纳米镍粉17份、乙撑基双硬脂酰胺5份、聚磷酸蜜胺13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氟二醇、纳米钛粉、纳米镍、乙撑基双硬脂酰胺、聚磷酸蜜胺搅拌混合均匀,后经挤出机挤出,挤出机温度控制在295℃,后经压延成型即得阻燃隔热膜。将该实施例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阻燃隔热膜,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7份、氟二醇3份、纳米钛粉16份、纳米镍粉16份、乙撑基双硬脂酰胺4份、聚磷酸蜜胺12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氟二醇、纳米钛粉、纳米镍、乙撑基双硬脂酰胺、聚磷酸蜜胺搅拌混合均匀,后经挤出机挤出,挤出机温度控制在290℃,后经压延成型即得阻燃隔热膜。
将实施例1-3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下表1:
表1性能测试数据
由上表可见,本发明所得成品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此外本发明所得成品还具有良好的阻燃性。
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产品的说明,并非对本发明做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任何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简单变换的等同方案,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圣谱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圣谱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7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