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磷酸二钾副产桂花树专用肥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2016.0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1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维;薛涛;廖吉星;高贵龙;张志梅;陈肖虎;魏发展;赵伟毅;曾舒;黄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贵州科鑫化冶有限公司;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30 | 分类号: | C01B25/30;C05G1/00;C05B7/00;C05C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11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磷酸 二钾副产 桂花树 专用肥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磷酸二钾副产桂花树专用肥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二钾,广泛适用于各类型经济作物、粮食、瓜果、蔬菜等几乎全部类型的作物,具有显著增产增收、改量优化品质、抗倒伏、抗病虫害、防治早衰等许多优良作用,并且具有克服作物生长后期根系老化吸收能力下降而导致的营养不足的作用,属新型高浓度磷钾二元素复合肥料,是农业上的高效磷钾复合肥。目前国内很多肥料厂家都在生产磷酸二钾复合肥,其生产方法主要有中和法、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复分解法、直接法、结晶法和电解法等,其中复分解法包括热法磷酸和湿法磷酸制取磷酸二钾,而热法磷酸成本较大,不宜作为广泛推广,因此,湿法磷酸生产磷酸二钾产品成为了主要的方法,湿法磷酸制磷酸的基本步骤如下:
反应式一:
CO(NH2)2+H3PO4=CO(NH2)2.H3PO4
反应式二
CO(NH2)2.H3PO4+KOH=KH2PO4+H2O+CO(NH2)2
在整个反应在40~80℃下反应,大量的碳酰胺在反应结束后未发生任何变化,同时由于碳酰胺溶解度很高,在20℃时,其溶解度为85g/100ml(详见《磷肥与复合肥》第20卷第6期——化学肥料溶解度与复混肥生产工艺),同时碳酰胺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此滤液中含有的碳酰胺在通过降温晶体析出后,滤液中还含有大量未 析出的碳酰胺、K+、H2PO4-、HPO42-、PO43-,如果直接做废水排出,既浪费资源,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析出的磷酸氢二钾晶体的纯度不高。
桂花(学名:Osmanthus fragrans),为温带树种,是我国著名花卉品种,具有重要观赏价值,亦是食品工业、香精工业、轻工业的重要原料。桂花集中在9~10月份开花,一般开花2~3次。现在的栽培种,由于矿质营养含量低、肥效短、元素间不平衡,造成桂花花期营养不足,出现缺素和花色质量差等问题,需及时多次的追施肥料或喷施速溶性肥料。不仅增加了花农的劳动量,而且肥料的利用率低,导致桂花的管理成本较高。
另据报道:
尿素、碳铵的植物吸收利用率是:20%一46%;
磷肥(二铵、一铵、重钙)的植物吸收利用率是:10%一25%;
普通钾肥的植物吸收利用率是:45%一60%。
未吸收的混合肥,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同时混合肥的的释放和损失过快,前期会造成桂花树的疯长,后期由于桂花树疯长以及因雨水浸泡或肥料自身分解,造成土壤中的营养无法供给桂花树的需要,造成桂花树的长势减缓或者停歇。
针对湿法磷酸生产磷酸二钾过程中,磷酸二钾的纯度不高,滤液中还含有大量未析出的碳酰胺、K+、H2PO4-、HPO42-、PO43-等物质,本发明的研究者从大量的现有技术文献以及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并对传统桂花树专用肥的成分含量以及桂花树的吸收情况进行研究,有效地探讨出从湿法磷酸生产磷酸二钾的滤液中制取桂花树专用肥,解决湿法磷酸生产磷酸二钾的纯度不高,滤液中有效成分无法利用等问题,同时该专用肥的吸收率好和可控释的效果,在国内肥料生产中,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磷酸二钾副产桂花树专用肥的生产方法,通过独特的工艺生产设计,提高磷酸二钾的纯度,同时充分利用湿法磷酸制磷酸二钾的有效成分,制取出适合桂花树生长的桂花树专用肥。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备磷酸二钾副产桂花树专用肥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贵州科鑫化冶有限公司;贵州大学,未经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贵州科鑫化冶有限公司;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2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