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基复合多组分脱硝、脱二噁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7844.7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6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延晓峰;杜德亮;王庆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信拓汽车消声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30 | 分类号: | B01J23/30;B01D53/86;B01D53/56;B01D53/70;B01D53/6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257335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复合 组分 脱二噁英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中的一种蜂窝陶瓷催化剂,具体是一种稀土基复合多组分脱硝、脱二噁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产品特别适用于火电厂、玻璃厂、化工厂等领域烟尘净化。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和汞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主要成分之一,它不仅会对人体有害,而且还会污染环境。
根据《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的要求,要达到新机组或重点地区老机组改造100mg/Nm3的排放要求必须加装SCR脱硝催化剂,非重点地区满足200mg/Nm3的排放要求。目前世界上最为成熟的脱硝技术是SCR法脱硝技术。SCR脱硝技术是指在脱硝催化剂的作用下,用氨气做还原剂,把烟气中的NOx分解,生成N2和H2O。
脱硝反应方程式:
4NH3+4NO+O2 → 4N2+6H2O
4NH3+2NO2+O2 → 3N2+6H2O
目前SCR脱硝催化剂技术活性组分为五氧化二钒,载体为二氧化钛钛白粉。脱硝催化剂使用寿命2-3年,五氧化二钒属于有毒物质极易溶于水,这样为了防止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等,废弃的催化剂就不能随便填埋或露天堆放。就造成催化剂处理难的问题,给业主带来巨大的环保压力。同时五氧化二钒有较高的氧化率,使二氧化硫向三氧化硫转化,这样就使三氧化硫和氨气结合生生硫铵盐会对设备造成腐蚀和堵塞,造成设备检修频繁,影响生产。另外该类脱硝催化剂使用的载体以二氧化钛钛白粉做载体,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容易开裂和磨损、散塌。
目前针对烟气中二噁英的治理,主要采用的是活性炭吸附和烟气骤冷技术。活性炭吸附只是将二噁英从烟气中转移到活性炭中,不能从根本上治理。烟气骤冷技术是指将烟气温度从800℃骤降到200℃以下,避免二噁英的产生,但是造成了大量能源的浪费。
另外,SCR脱硝反应的同时还会带来另一个反应是将烟气中部分元素Hg氧化成二价Hg,从而有助于Hg在脱硫吸收塔中被洗涤,从而减少Hg向大气中的排放,实现Hg减排的目的。
脱汞反应方程式:
Hg0→ Hg2+
但是针对烟气脱汞,气态单质Hg0的去除始终是烟气中汞污染控制的难点。
现有的脱汞技术如活性炭吸附法、化学沉淀法等诸多技术都能实现脱汞的目的,但是脱汞技术工艺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甚至还会产生其他有害的副产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技术工艺现金、操作运行安全,兼具脱硝、脱二噁英和脱汞多重功效的稀土基复合多组分脱硝、脱二噁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稀土基复合多组分脱硝、脱二噁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二氧化钛(即钛白粉)、硅粉为载体,以偏钨酸铵、偏钒酸铵、硝酸铈和硝酸镧为活性组分,在辅料伴随下,经过混炼、捏合、成型、干燥、焙烧制成;其中所述辅料包括一乙醇胺、柠檬酸、氨水、乳酸、硬脂酸、玻璃纤维、高分子聚合纤维RP-CHO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氧化乙烯和水。
上述方案进一步包括:
(1)活性组分制备:将40-60升的水加入活性溶解罐,将10-15㎏的一乙醇胺加入到溶解罐中,温度到达85-95℃时,将10-15㎏的偏钒酸铵、35-45㎏的偏钨酸铵加入到溶解罐中均匀搅拌,直至全部溶解制得偏钒酸铵、偏钨酸铵活性溶液;
将40-60升的水加入活性溶解罐,再将15-25㎏柠檬酸加入到溶解罐中搅拌,将8-12㎏的硝酸铈加入溶解罐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将8-12㎏的硝酸镧加入溶解罐中,待完全溶解后制得硝酸铈、硝酸镧活性溶液;
(2)载体浸渍液配制:将350-450升水加入浸渍罐中,再将配好的偏钒酸铵、偏钨酸铵和硝酸铈、硝酸镧活性溶液分别加入到浸渍罐中,升温到35-45℃;
(3)载体活化:将570-630㎏的二氧化钛加入浸渍罐,搅拌均匀后,将浸渍好的二氧化钛烘干、过筛,制得活性二氧化钛载体;
(4)混炼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信拓汽车消声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营信拓汽车消声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7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