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音、隔光、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61862.4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1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肖忠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成炭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音 保温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研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音、隔光、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冬天天气寒冷,房屋的保暖性差,通常需要依靠暖气才能度过严冬;同样的,夏天气温高,屋内温度很快随之外面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使夏天室内闷热,冬暖夏凉一直是人们向往的理想住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也越来越多,马路上呼啸而过的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长期处于噪音之中,而且夜间还有灯光照耀,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尤其是居住地靠近马路的人们,交通噪声污染及夜间灯光影响时时困扰着他们。
如何能够创设一种冬暖夏凉、保温效果好、强度高,透风透气效果好,防火,防腐,且可同时解决噪声污染及夜间灯光影响,物美价廉、原料方便易得的吸音、隔光、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成为材料业界急需解决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音、隔光、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使其可应用于建筑领域,保温效果好、强度高,透风透气效果好,防火,防腐,且可同时解决噪声污染及夜间灯光影响,从而克服现有的房屋保温效果差、交通噪声污染严重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音、隔光、保温材料,包括体积分数为10-15%的树脂、体积分数为55-60%的酷土或白灰、体积分数为12-18%的水泥、体积分数为12-18%的石膏、体积分数为12-18%的纤维或岩棉。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吸音、隔光、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树脂、水泥、酷土或白灰、石膏按照比例不分先后地放到容器中进行搅拌,待完全搅拌均匀后,利用风机吹送方式将纤维或岩棉慢慢吹进搅拌容器中,边吹边搅拌,直至将按比例配好的纤维或岩棉全部送进到搅拌容器中,将纤维或岩棉与与树脂、酷土或白灰、水泥、石膏的混合材料搅拌均匀,放到模具中自然发泡、固化24小时即可出模型,然后干燥5~7天即可用于施工;所述的纤维或岩棉依次经过300℃温度下加热125-126天、1500度高温下加热5分钟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纤维或岩棉依次经过300℃温度下加热3003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的纤维或岩棉与树脂、酷土或白灰、水泥、石膏的混合材料的搅拌时间为10~15分钟。
本发明的保温材料比重可达到0.8左右,抗压强度达到平方厘米60~90公斤,比重轻,强度高,且不燃烧、防风雨。
本发明主要用于建筑房屋保温隔热,用于桥梁和高速路隔离带等填充材料,可吸音隔光。可满足路桥防风、防雨、防撞击、透风、隔光、吸音、保温、防寒等强度实际需要。
房屋保温条件在室外温度达到30度时,室内仍然会保持在25度以下,当然需要设计安装节能式门窗配合。在居住区内的公路,当有汽车通过时噪音可高达70~85分贝,照明的大灯强光将透过遮阴窗帘,瞬时间照的室内照度接近800勒克斯,亮如白天。采用隔光吸音材料制造的隔离产品,噪音由70~80分贝可降至32~40分贝,室内照度将降至100勒克斯以下。
本发明原料来源价廉易得,实现工业化简单,增加很少设备即可生产,产品成本低,而且大大地提高了节能环保水平,堪称利用部分废料加之所需部分材料合成的多用途功能材料,变废为宝;尤其适合用于高层建筑填充材料,对防震减灾,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将起到极大作用。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吸音、隔光、保温材料的板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吸音、隔光、保温材料的布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吸音、隔光、保温材料制成的路桥遮光消音材料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吸音、隔光、保温材料制成的用于建筑填充材料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吸音、隔光、保温材料制成的用于建筑外墙装饰材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音、隔光、保温材料,包括体积分数为10-15%的树脂、体积分数为55-60%的酷土或白灰、体积分数为12-18%的水泥、体积分数为12-18%的石膏、体积分数为12-18%的纤维或岩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成炭谷有限公司,未经荣成炭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18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