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收获机上的传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54814.2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3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段鹏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沃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D6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600 河南省新乡市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收获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收获机,特别是玉米收获机上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玉米收获机械在农业生产起发挥着重要作用。现行的玉米收获机上的与左摘穗箱关联的传动机构是这样设计的:柴油机24将动力传递给分动箱总成23,分动箱总成23通过万向节传动轴20与左摘穗箱12动力输入轴连接,左摘穗箱12右侧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连轴器将动力传递给中摘穗箱11动力输入轴,中摘穗箱11右侧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连轴器将动力传递给右摘穗箱10动力输入轴,右摘穗箱10右侧的右动力输出轮9通过传动带与输送过渡轴22上的传动轮连接,输送过渡轴22将动力分别传递给搅龙15、输送主动轴21;左摘穗箱12左侧的左动力输出轮通过中间轴19将动力分别传递给固定在拨禾传动轴18上的传动轮17、切碎装置传动轴7。工作时,搅龙15、输送主动轴21、切碎装置传动轴7、拨禾传动轴18、中摘穗箱11、右摘穗箱10的动力都来源于左摘穗箱12,左摘穗箱12自身也要消耗一定的动力,由于左摘穗箱12所承受的负荷太重,从而导致左摘穗箱上的故障频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动力传递合理,能减少左摘穗箱故障发生的玉米收获机上的传动机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完成的,玉米收获机上的传动机构,包括有搅龙、输送主动轴、切碎装置传动轴、拨禾传动轴、左摘穗箱、中摘穗箱、右摘穗箱,左摘穗箱右侧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连轴器与中摘穗箱动力输入轴连接,中摘穗箱右侧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连轴器与右摘穗箱动力输入轴连接,左摘穗箱左侧设有左动力输入轮、右摘穗箱右侧设有右动力输出轮,动力来源于柴油机的过桥主动轴转动连接在机架上,固连在过桥主动轴上的摘穗轮通过传动带与左摘穗箱左侧的左动力输入轮连接,右摘穗箱右侧的右动力输出轮通过传动带与固连在搅龙上的搅龙轮连接,固连在拨禾传动轴上的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固连在搅龙上的拨禾轮连接;切碎装置传动轴通过传动带与固连在过桥主动轴左端的切碎轮连接,输送主动轴通过传动带与固连在过桥主动轴右端的输送轮连接。
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过桥主动轴通过传动带与固连在机架上的机架主动轴连接,机架主动轴通过传动带与柴油机动力输出轮连接。
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传动带为链条,所述左动力输入轮、右动力输出轮、搅龙轮、拨禾轮、切碎轮、输送轮为链轮。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由于将原来由左摘穗箱的承受的负荷进行分解,由过桥主动轴承担切碎传动轴、输送主动轴、左摘穗箱的动力负荷,左摘穗箱承担中摘穗箱、右摘穗箱、搅龙、拨拨禾传动轴的动力负荷,从而能效降低左摘穗箱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玉米收获机上的传动机构,包括有搅龙15、输送主动轴21、切碎装置传动轴7、拨禾传动轴18、左摘穗箱12、中摘穗箱11、右摘穗箱10,左摘穗箱12右侧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连轴器与中摘穗箱11动力输入轴连接,中摘穗箱11右侧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连轴器与右摘穗箱10动力输入轴连接,左摘穗箱12左侧设有左动力输入轮13、右摘穗箱10右侧设有右动力输出轮9,动力来源于柴油机的过桥主动轴4转动连接在机架上,固连在过桥主动轴4上的摘穗轮5通过传动带与左摘穗箱12左侧的左动力输入轮13连接,右摘穗箱10右侧的右动力输出轮9通过传动带与固连在搅龙上的搅龙轮16连接,固连在拨禾传动轴18上的传动轮17通过传动带与固连在搅龙15上的拨禾轮14连接;固定在切碎装置传动轴7左端的传动轮8通过传动带与固连在过桥主动轴左端的切碎轮6连接,输送主动轴21通过传动带与固连在过桥主动轴右端的输送轮3连接。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动力传送方向。
为克服传动带过长而影响传动能力,所述过桥主动轴4通过传动带与固连在机架上的机架主动轴1连接,固定在机架主动轴1的传动轮2通过传动带与柴油机动力输出轮连接。
为进一步提高传动带传动能力,将固定在各轴上的传动带设为链条,左动力输入轮13、右动力输出轮9、搅龙轮16、拨禾轮14、切碎轮8、输送轮3设为链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沃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沃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4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加工装置的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晶体焊接锡炉导轨护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