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鳅规模化生态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4090.1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1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馨;王辉;王开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开春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621608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鳅 规模化 生态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鳅规模化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水产养殖以滤食、杂食性种类为主,依次为滤食性种类占50.0%、杂食性种类占26.0%、草食性种类占12.0%、肉食性种类占7.0%、水生植物占5.0%。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味鲜美、经济价值较高的肉食性种类市场活跃,开发前景看好,据统计,我国水产养殖每年直接用于投喂的野杂鱼400-500万吨,另有3000万吨以饲料原料的方式投喂。从饲料的利用形式上来看,我国水产养殖生产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表现在淡水养殖方面,许多渔民直接使用饲料原料,或通过大量施肥培养轮虫等活饵进行养殖,这种生产方式打破了自然生态的食物链,破坏了自然资源,特别是养殖动物“高营养的美餐”消耗了我国近一半的海洋捕捞产量,浪费了大量的经济幼鱼和一些珍贵水生物种,而养殖产品并没有因此提高身价,相反却受到环境污染、养殖病害的困扰,最终以药残、品质等问题受到国内外水产品加工、消费市场的冷遇。试验表明:使用小杂鱼为饲料的养殖方式和使用配合饲料投喂的养殖方式的氮、磷排放量高4-5倍,大量未被吸收消化的有机物进入水域,造成了局部环境的恶化,诱发了病害,威胁到我国水产养殖产品的食用安全和水产品贸易。
随着养殖业,尤其是名特优新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开发利用水蚯蚓作为动物蛋白饲料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它的活饵料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养殖工作者所认识。实践证明在对于泥鳅养殖全程使用培菌、培藻、培虫以及用水蚯蚓培育的效果较之任何人工配合饲料都好,水蚯蚓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几乎能满足肉食性水产动物的所有营养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提到的现代水产养殖完全依赖饲料,而饲料中大量未被吸收消化的有机物进入水域,造成了局部环境的恶化,诱发了病害,威胁到我国水产养殖产品的食用安全和水产品贸易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针对于水产养殖中泥鳅的规模化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仅仅使用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的水蚯蚓作为使泥鳅寸苗长成成鳅全程的唯一粮食,且独特的水蚯蚓培养方法完全可满足大规模养殖泥鳅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泥鳅规模化生态养殖方法,其中,泥鳅养殖全程均只采用水蚯蚓作为粮食,所述养殖方法包括:
步骤1:养殖池的建造
分别选择规模在35-45亩和20-30亩的水源充分、营养丰富、排灌便捷并四周带有缓坡的麦田或是稻田作为主养殖池和附属池,其中所述附属池环绕所述主养殖池且二者之间设有多个可控流通通道,同时池底泥土通过农用旋耕机旋耕1-2次以后每间隔10-15m设置有高出水面的小土包;
步骤2、水蚯蚓的培养
将预先配制好的两份富含有机质的培养基分别装填到附属池和主养殖池中,然后将采运回来的水蚯蚓种子首先在附属池上进行接种,待附属池中的水蚯蚓成长25-30天后,再对主养殖池进行接种,且主养殖池和附属池的接种量均在2.1-2.5kg/m2;
接种后,采用动物排泄物或是沼气液或是二者的混合物作为水蚯蚓的投喂饲料,其中所选择的动物排泄物必须是堆放在4-7天内的经充分腐熟和发酵过的,且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尤其在4-7月水蚯蚓种子被放入10-50天后控制池中的小土包和四周缓坡的土壤含水量在40-60%;
步骤3、泥鳅寸苗的投放
待附属池中的水蚯蚓培养至40-45天后,按每平方90-100尾泥鳅的养殖密度将泥鳅寸苗放入其中,当附属池中水蚯蚓出现不足时,打开其与主养殖池的通道,让附属池中的成鳅进入主养殖池进而保证成鳅正常的粮食需求,直至泥鳅寸苗长成符合打捞要求的成鳅后用目网筛捞出。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所述主养殖池和附属池在上边沿均铺设有至少两根呈上下分布的喷水胶管,所述喷水胶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指向所在缓坡的多个喷嘴,用于在监测到缓坡土壤湿度不够使向其喷水。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所述主养殖池和附属池的上方安装有遮阳网,所述遮阳网以可伸缩的方式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所述主养殖池和附属池的池底泥土通过农用旋耕机旋耕1-2次的旋耕深度为20-30cm。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所述主养殖池和附属池在池底泥土深为50-60cm的位置设有一层防逃纱网。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所述富含有机质的培养基按重量计的组分为:
污泥50-70份,稻类残渣20-30份,动物排泄物和沼气液按重量比1:2的混合物25-3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开春,未经王开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4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大量饲养青翅蚁形隐翅甲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升降悬吊宠物供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