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icro‑CT图像分析量化评估磨牙牙槽骨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2800.7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0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林江;张旭;刘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36;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朱世定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icro ct 图像 分析 量化 评估 磨牙 牙槽骨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评估牙槽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Micro-CT图像分析量化评估磨牙牙周炎余留牙槽骨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牙槽骨(alveolar bone)也称为牙槽突(alveolar process),是上下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牙槽骨的吸收是牙周炎的主要表现和诊断标准,牙槽骨吸收主要表现在牙槽骨高度的降低和牙槽骨密度减少。由于牙槽骨内、外骨板均由骨密质构成,中间夹以骨松质,牙槽骨唇、颊侧骨板较薄,且有多数小孔通向其内的骨松质。因此牙槽骨是非均匀的,是含气的多孔结构,而且其骨密度很接近牙齿结构,所以在评价牙槽骨吸收时,如何量化牙槽骨是非常困难的。
很多学者用Micro-CT(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评估实验性牙周炎的牙槽骨吸收情况。目前应用Micro-CT图像分析牙槽骨时,是按照密度进行评估的。但是牙根与牙槽骨的密度又非常接近,常规Micro-CT图像操作对此自动识别能力又比较差;如果手动方法进行人为识别,又会费时费力,并且存在较大人为误差。如:
采用2D线性分析的方法评估牙槽骨吸收,与组织切片类似,需要选取很多张结构清晰、标志点全面的2D切片进行测量,操作复杂繁琐,相对精确度差(Lu Sh eng-Hua,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3;Suda,Infection and immunity,2013等)。还有学者用Micro-CT,扫描实验性牙周炎的颌骨标本,进行牙槽骨吸收的3D体积分数评估。该方法的3D感兴趣区域(ROI)边界是在2D切片上先进行定点,然后3D重建之后进行体积参数分析;但是以上述及的解剖标志点,不能在同一张2D切片上全部显示出来,这样定点就会存在困难和误差,而且工作量大,实际操作比较困难,重复性和准确性都不高(Journal of periodontal research,2011;Trombettae,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2011;Bak,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2010等)。而密歇根大学Park等在2007年提出评估实验性牙周炎2D及3D牙槽骨吸收的手动方法,相对准确,有一定的可重复性,但是程序繁琐,自动化程度低,实际可操作性较差(Park,Journal of per iodontology,2007)。
所以,研究探讨一种准确具有高度重复性且自动化程度高的方法,对评估牙槽骨吸收情况具有指导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Micro-CT图像分析量化评估磨牙牙槽骨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评估牙周炎牙槽骨余留量,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靠、准确、可重复的Micro-CT图像分析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icro-CT图像分析量化评估磨牙牙槽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包含待分析磨牙的牙槽骨与牙齿的Micro-CT图像;
S2:以待分析磨牙的根分叉、根尖孔作为标志点选取感兴趣区域,具体步骤为:
S21:调整所述牙槽骨与牙齿的Micro-CT图像的阈值(Threshold)后,进行牙齿图像与牙槽骨图像的分离,具体为:通过对所述牙槽骨与牙齿的Micro-CT图像边缘进行消蚀(Erode)调整,利用区域增长(Region Growing)方法标记牙齿图像,通过布尔运算(Boolean Operations)提取牙槽骨图像,将消蚀过程中调整过的牙槽骨图像膨胀(Dilate)到消蚀前的相应像素水平,从而分离牙齿图像与牙槽骨图像;
S22:将分离出来的牙齿图像进行3D运算,得到牙齿的3D图像;
S23:用球形包围(Sphere)的方法确定感兴趣区域的位置,以待分析磨牙的根分叉中心点到近中根根尖孔中心点距离的平均值,作为球形包围的球形半径r,调整球形包围的中心至待分析磨牙的根分叉中心处,将2D的球形包围区域3D化,该球形包围区域即为感兴趣区域;
S3:将感兴趣区域进行3D运算,得到3D的球形包围区域的总体积TV;将感兴趣区域内的牙槽骨图像进行3D运算,得到感兴趣区域内牙槽骨的骨小梁体积BV、骨表面积BS;根据球形包围区域的总体积TV、感兴趣区域内牙槽骨的骨小梁体积BV及骨表面积BS,计算出感兴趣区域内的牙槽骨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和结构模型指数SM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28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煮蛋器
- 下一篇:一种鱼眼镜头标定后鱼眼图像校正的方法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