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挤压机及其挤压筒液压缸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32984.0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7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魏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21 | 分类号: | B21C23/21;B21C27/00;B30B15/00;F15B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路兆强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及其 液压缸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挤压机,尤其与挤压机的挤压筒上液压缸的固定连接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挤压机上挤压筒液压缸固定结构如图1所示,挤压筒2工作时压在模具1上端面,挤压筒2两侧凸出部21,靠垫板4和螺母5与液压缸3的活塞杆31相连接紧固。这种结构的缺点是:
一、由于加工装配的误差,挤压筒2两侧凸出部2-1的上平面21a和21b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导致挤压筒2倾斜,不能和模具1上端面很好地贴合,导致挤压过程材料受力不均匀。
二、挤压筒工作时温度在400~500℃,热胀冷缩会导致挤压筒2两侧凸出部21、靠垫板4、螺母5等零件产生应力和变形,严重时甚至导致零件失效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使挤压筒和模具上端面可靠稳定贴合的挤压机及其挤压筒液压缸固定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挤压筒液压缸固定结构,用于将液压缸固定在挤压筒上,所述挤压筒两侧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头部穿过所述安装孔,且所述活塞杆的头部设置有螺纹,所述挤压筒液压缸固定结构包括配合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头部的调整螺母和固定螺母,所述调整螺母位于所述凸出部的一端,所述固定螺母位于所述凸出部的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活塞杆的头部与所述安装孔之间还套装有衬管。
进一步,所述衬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孔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衬管的长度比所述安装孔的长度大1毫米。
进一步,所述调整螺母顶靠所述衬管的一端,所述固定螺母顶靠所述衬管的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衬管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挤压机,具有挤压筒,所述挤压筒两侧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挤压筒上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头部穿过所述安装孔,且所述活塞杆的头部设置有螺纹,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挤压筒液压缸固定结构,通过所述挤压筒液压缸固定结构将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挤压筒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挤压筒液压缸固定结构中包括调整螺母和固定螺母,可以通过调节该调整螺母使得挤压筒和模具上端面可靠稳定贴合,保证挤压过程材料受力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挤压机上挤压筒液压缸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挤压机上挤压筒液压缸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挤压机主体结构和现有技术相同,如图2所示,具有挤压筒2,挤压筒2的两侧具有凸出部21,凸出部21上设置有安装孔22,挤压筒2上安装有液压缸3,液压缸3的活塞杆31的头部穿过安装孔22,且活塞杆31的头部设置有螺纹,通过挤压筒液压缸固定结构将液压缸3与挤压筒2连接在一起。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挤压筒液压缸固定结构,包括调整螺母61和固定螺母62,由于本实施例中活塞杆31为两个,因此调整螺母61和固定螺母62的数量也为两个。调整螺母61和固定螺母62均配合连接活塞杆31的头部的螺纹,其中调整螺母61位于凸出部21的一端,固定螺母62位于凸出部21的另一端。
另外,在活塞杆31的头部与所述安装孔22之间还套装有衬管8,调整螺母61顶靠衬管8的一端,固定螺母62顶靠衬管8的另一端。该衬管8的长度大于安装孔22的长度,该差值为X,衬管8的长度可以保证挤压筒2热胀冷缩时不会影响到活塞杆31与调整螺母61、固定螺母62的连接。本实施例中,衬管8的长度比安装孔22的长度大1毫米,即X为1毫米。
而且,该衬管8与安装孔2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以减少挤压筒2的热胀冷缩对衬管8的影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采用调整螺母61和固定螺母62的双螺母结构,使得挤压筒2位置可以调节,确保了挤压筒2的水平度。
二、采用衬管8,挤压筒2两侧凸出部21、调整螺母61、固定螺母62等零件之间装配后保留间隙,不会因为挤压筒2热胀冷缩而产生应力导致该装配零件损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已由优选实施例揭示如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所揭示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2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装置、转向控制装置和转向控制方法
- 下一篇:车身侧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