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缘襟翼型智能旋翼桨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4975.7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0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邓旭东;胡和平;徐林;周云;孟微;高乐;彭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7/46 | 分类号: | B64C27/46;B64C27/473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26 | 代理人: | 刘丽萍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缘 襟翼 智能 桨叶 | ||
1.一种后缘襟翼型智能旋翼桨叶,其特征在于:
(1)后缘襟翼型智能旋翼桨叶包括桨叶本体、作动器、驱动框、盖板和后缘襟翼;
(2)驱动框包含在桨叶蒙皮以内,其上下表面与上下翼型面平行,前缘端面粘贴在桨叶大梁端面;驱动框前缘壁两端开凹槽,使用玻璃大梁带在凹槽位置将驱动框前缘壁缠绕在桨叶前缘大梁上;驱动框靠近桨根一侧壁上开孔,桨叶中部大梁穿过该孔后缠绕在内侧的螺栓上;驱动框靠近桨尖一侧壁的外端布置由玻璃纤维织物布和碳纤维织物布构成的堵块;
(3)后缘襟翼由蒙皮、大梁、金属轴组件、短切纤维块以及泡沫填充构成,通过单独模具成型;其中短切纤维块包裹襟翼轴,并与蒙皮内表面粘接,从而使襟翼轴能够带动襟翼作高频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缘襟翼型智能旋翼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框安装段的桨叶前缘大梁为D型梁,其截面积不小于C型大梁的截面积;D型梁后端面与驱动框所处桨叶段中间翼型面的基准线相垂直,驱动框前缘端面紧贴D型梁后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缘襟翼型智能旋翼桨叶,其特征在于:驱动框前缘壁上的凹槽宽度为玻璃大梁带宽度的1~3倍,深度为玻璃大梁带厚度的2~4倍,玻璃大梁带绕过凹槽将驱动框同桨叶大梁捆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缘襟翼型智能旋翼桨叶的集成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框靠近桨根一侧壁上的开孔,孔的形状为带倒角的长条状,孔的截面积与桨叶中部大梁带截面积相当,桨叶中部大梁穿过该孔,通过缠绕或粘贴方式与驱动框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缘襟翼型智能旋翼桨叶,其特征在于:驱动框靠近桨尖一侧壁的外端布置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的堵块,堵块与上下桨叶蒙皮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缘襟翼型智能旋翼桨叶,其特征在于:襟翼轴使用短切纤维块包裹,短纤维块外表面与襟翼蒙皮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缘襟翼型智能旋翼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缘襟翼型智能旋翼桨叶的上翼面蒙皮处开有口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49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