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摇臂式起落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24840.0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0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新;杨赟;冯胜全;方建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5/10 | 分类号: | B64C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庆峰财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7 | 代理人: | 刘元霞;谢蓉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摇臂 起落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直升机、飞机起落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摇臂式起落架。
背景技术
为满足抗坠毁和窄机身布置要求,目前军用直升机普遍采用外“八”字型摇臂式起落架,这种构型起落架要实现收放需完成向内、向上两个方向收放运动,采用常规布置需要很大的收放空间,而这与窄机身布置相矛盾,不具备实用性。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摇臂式起落架构型方案,以实现外“八”字型大结构尺寸摇臂式起落架的收放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的摇臂式起落架构,在较小的收放空间以实现外“八”字型大结构尺寸摇臂式起落架的收放设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摇臂式起落架,包括摇臂1、缓冲器2、机轮3、收放机构4、圆管接头5,圆管接头5与机身铰接;摇臂1与圆管接头5铰接,可绕圆管接头5转动;收放机构4一端与圆管接头5铰接,另一端与机身铰接;缓冲器2一端与摇臂1铰接,另一端与机身铰接。
所述收放机构4可以为带收放作动筒的连杆机构或者为单独的收放作动筒;所述圆管接头5为叉形圆管万向节结构,通过叉形结构与机身铰接,通过圆管与起落架摇臂铰接与机身通过叉形接头铰接。这种大跨距叉形圆管万向节结构可实现起落架相对机身向上向内运动同时,可有效地传递和承受地面作用在机轮上的侧向、垂向载荷产生的弯矩。
所述可伸缩缓冲器2与机身、摇臂连接均采用大角度关节轴承连接,缓冲器压缩、伸长以及起落架向内收起时,关节轴承的关节球头可在其外圈自由转动,可使缓冲器在收放或着陆时出现较大摆动时避免与结构干涉;缓冲器油气分离可通过注入或排除油液方式控制缓冲器长度,通过注油是缓冲器处于全伸长状态,缓冲器具备缓冲性能作用,通过排油可缩短缓冲器长度,可起到收放作动筒作用。
其收放工作原理如下:将收起过程分解为摇臂两个方向的运动。一是通过具有主动伸缩功能的缓冲器的收缩运动,带动摇臂绕圆管接头横管转动,起落架向上收起,如附图2所示;另外通过收放机构运动,带动圆管接头与摇臂一起绕机身转动,起落架向内收起如附图2所示。起落架收起后的效果如附图4所示。放下过程与收起过程相反。
本发明的关键点:
a)双向多方向空间收放。
b)可伸缩缓冲器。
c)通过圆管接头设计实现摇臂绕两个方向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专利实现了外“八”字型大结构尺寸摇臂式起落架的收放设计,其结构紧凑,对收放空间要求极低;收放效率高;圆管接头设计实现摇臂绕两个方向转动,不需要横管有利于重量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发明的一种总体安装图
图2为该发明向上收放示意图
图3为该发明向内收放示意图
图4为该发明双向收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种摇臂式起落架,包括摇臂1、缓冲器2、机轮3、收放机构4、圆管接头5,圆管接头5与机身铰接;摇臂1与圆管接头5铰接,可绕圆管接头5转动;收放机构4一端与圆管接头5铰接,另一端与机身铰接;缓冲器2一端与摇臂1铰接,另一端与机身铰接。
安装时,首先将机轮3、圆管接头5与摇臂1连接,然后将圆管接头5通过螺栓与机身连接。接着依次安装缓冲器、收放机构4。安装缓冲器2时,现将缓冲器上接头与机身通过螺栓连接,然后摆动缓冲器和摇臂使之安装孔对齐,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收放机构4时,首先将收放机构4与机身通过螺栓连接,然后通过调节收放机构4的长度,使之对应的安装孔与圆管接头5安装孔对齐,在通过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48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病助消化的猪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 下一篇:一种大黄鱼的成鱼饲料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