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抽吸式螺旋挤压固液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0200.2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7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辉;杨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鑫超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11 | 分类号: | B01D33/11;B01D33/64;B01D33/74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岩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抽吸 螺旋 挤压 分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废处理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真空抽吸式螺旋挤压固液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处理污泥的方法主要是将其过滤脱干后填埋,处理化粪池或沼气池内的渣子是先将其抽出,进行预处理,之后再过滤脱干,使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分离,方便运输处理。但是现有的处理设备由于结构设计和原理的因素常常只能处理工况简单的污废,如较为单一的污泥、废物种类较简单的化粪池或沼气池等,一旦污废工况复杂,现有设备便很容易引起设备堵塞,导致无法正常运行处理,甚至设备损坏。而且现有设备在进行正式分离处理时还必须经过预处理,在过程上也较为复杂,耗费的时间和人工成本均较高。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适应复杂工况、过程相对简化、成本相对低廉、不会发生堵塞且运行稳定性高的污废处理设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申请号201310649853.3的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较佳的固液分离系统,但是该装置占用面积相对较大,而且无法调节出料口物料的干湿度,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占用面积小、可控制出料口物料干湿度、成本相对低廉、不会发生堵塞且运行稳定性高的一种真空抽吸式螺旋挤压固液分离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抽吸式螺旋挤压固液分离系统,包括连接有连续进料机构和连续排固机构的螺旋挤压机构,为螺旋挤压机构提供旋转动力的驱动机构,将螺旋挤压机构封闭于其内并使连续进料机构和连续排固机构与外部连通的密封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挤压机构倾斜设置,其进口高度低于出口高度;所述密封箱体底部设有与密封箱体底部连通并用于收集液体的收集槽,且该密封箱体容纳于一个密封的水箱中;该水箱上还连通有用于为该螺旋挤压固液分离系统提供真空抽吸力的真空机;所述收集槽靠近连续排固机构的一端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水箱上还设有连续排液机构;所述水箱上部还设有液面镜。
进一步地,水箱内部还设有一端与排水口连通,另一端位于密封箱体上方且出水口正对液面镜的出水管。
再进一步地,所述连续排固机构包括其进口与挤压内筒连接的呈进口大出口小形状的锥度管,与锥度管出口连接的排固缓冲管,以及设置于排固缓冲管出口处的单向门,所述单向门的口径大于排固缓冲管的口径,其上部与排固缓冲管铰接,并且单向门上设有用于控制单向门开度的控制机构。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单向门上方并与缓冲管固定相连的支撑板,以及一端与单向门背面铰接,另一端穿过支撑板并与支撑板活动连接的控制杆。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杆为螺纹杆,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供控制杆穿过的通孔,控制杆一端通过铰接件与单向门相连,另一端穿过通孔;同时在控制杆上设有位于支撑板远离单向门一侧的螺帽,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还设有用于阻止螺帽向上运动的阻挡板。
作为另一种选择,所述缓冲管出口端的外侧还设有口径大于缓冲管口径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底部还设有与其连通的排放管;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端与单向门背面铰接,另一端穿过连接管顶部侧壁并与连接管活动连接的控制杆。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杆为螺纹杆,所述连接管顶部侧壁上设有供控制杆穿过的通孔,控制杆一端通过铰接件与单向门相连,另一端穿过通孔;同时在控制杆上设有位于连接管外部的螺帽,所述连接管外壁上还设有用于阻止螺帽向上运动的阻挡板。
另外,所述铰接件为倒“U”型结构,其两端部通过销轴与单向门铰接,且顶部设有供控制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控制杆一端端部穿过通孔,且在该端端部上还设有用于阻止控制杆与铰接件分离的阻挡块;该阻挡块位于“U”槽内。
此外,所述连接管远离缓冲管一端的端口处设有操作门;所述排放管底部设有排放门。
具体的讲,所述连续排液机构包括与水箱底部连通的排水管,设置在排水管上的水泵,以及设置于水箱内用于控制水泵开闭的浮球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除了具有申请号201310649853.3中固液分离系统中的所有优点以外,还应将密封箱体设置于水箱外部,大大地的减少了设备的占用面积,并且将收集槽的排水口设置于后端,可以将掉落于收集槽内的杂质一起排出,避免将收集槽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鑫超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鑫超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0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防止滤布堵塞的蜂蜜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可视化实验室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