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趣味公道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4449.2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7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徐朝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朝贵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5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趣味 公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用性好、并结合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公道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茶文化起源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对茶器的艺术性的要求高,对茶器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实用性,而更加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
公道杯是泡茶过程中,先流出来的茶和后流出来的茶浓度不同,先从茶壶中把茶冲入公道杯,再分杯,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一杯的浓度均匀。传统的公道杯包括敞口的杯体和出水嘴,茶水在公道杯中会慢慢冷却,从而影响茶水的香味。为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也出现了一种双层保温公道杯多种改进结构的公道杯(授权公告号为:CN 201920312 U)以增加保温效果,但改进后的公道杯杯口始终处于敞开状态,茶汤与空气接触面大,延时保温不理想,茶汤原味也易挥发。
因此如何突破传统公道杯的造型,提供一种实用性好、并结合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公道杯是现有茶具生产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实用性好、并结合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公道杯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趣味公道杯,其特征在 于:包括闭口的杯体,所述杯体上开有进水孔和出水嘴、且进水孔开设于杯体顶面;还包括设置于杯体内的进水孔封闭装置,所述进水孔封闭装置包括导向杆和可浮于水面的瓷雕,该导向杆连接于杯体底面并与进水孔同轴布置,该瓷雕为中空结构、可升降的套设于导向杆上,瓷雕呈下大上小的锥形结构,其上端直径小于进水孔的直径、下端直径大于进水孔直径。
进一步的,杯体顶面设有挡水台,该挡水台以进水孔为中心布置。
进一步的,杯体进水孔上具有一向下延伸的口沿。
进一步的,导向管为空心结构,导向管上开有多个注水孔。
进一步的,杯体高度与瓷雕的高度的比为(2-3):1。
一种制造上述任意所述的趣味公道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别制得杯体坯体、导向杆坯体和瓷雕的坯体;
步骤2,待瓷雕坯体干燥后进窑烧制成素坯;
步骤3,挖开杯体坯体底部,将导向杆固定于杯体底部,并将烧成的瓷雕素套装于导向杆上,封闭坯体底部;
步骤4,将装配好的杯体坯体、导向杆坯体和瓷雕素坯放入窑炉中素烧,制得公道杯素坯;
步骤5,向制得的公道杯素坯上施釉,待釉层干燥后至于窑中窑烧,制得公道杯。
优化的,步骤1中的瓷雕坯体通过压模成型。
优化的,步骤1中的瓷雕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竹子雕刻出瓷雕的造型;
步骤2,将竹雕用布条包裹后浸入泥浆中2-3秒;
步骤3,待布条上的泥浆自然风干,得到瓷雕毛坯;
步骤4,修坯,制得瓷雕坯体。
优化的,步骤2中瓷雕素坯的素烧温度为550-650℃、素烧时间为1-2小时。
优化的,步骤4中公道杯素坯的素烧温度为950-1050℃、素烧时间为1-2小时。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趣味公道杯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保温性能好,杯体为闭口结构且向杯体中倒入茶汤时瓷雕上浮将进料口封闭,从而减少茶汤与空气接触面,保温效果好;二是具有独特的艺术性,瓷雕为立体的陶瓷部件,其体积小巧、造型独特,使得公道杯的整体艺术感得到提升;三是富有趣味,在泡茶的过程中提升了趣味性。该种趣味公道杯采用了一种与传统公道杯结构完全不同的构造,兼顾了公道杯的实用性、趣味性和艺术性,造型独特、生产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趣味公道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趣味公道杯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趣味公道杯使用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瓷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趣味公道杯,包括闭口的杯体1和进水孔封闭装置2。
杯体1为闭口结构,杯体1上开有进水孔11、挡水台12、出水嘴13和杯把14,该进水孔11开设于杯体1顶面、进水孔11上具有一向下延伸的口沿111,挡水台12以进水孔11为中心布置,进水孔11、出水嘴13和杯把14呈一直线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朝贵,未经徐朝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4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电动机及其磁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转子及其加工装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