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汽车窗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6211.5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7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孙甲;李冠毅;丁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4/02 | 分类号: | C09D4/02;C09D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2156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化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窗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窗膜中的硬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应用上述硬化涂料的汽车窗膜。
背景技术
PET薄膜表面硬度较低,耐磨性不好,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需在PET膜上进行表面硬化处理,提高表面硬度和抗刮伤性。根据应用方面需求的不同,PET薄膜表面硬度可以达到4H以上或更高。该材料广泛用于手机屏、触摸显示屏、液晶显示屏、仪表面板,控制面板、薄膜开关面板,LCD面板,LED、DVD荧屏保护,平板显示器的表面保护,家用电器外壳加工用模内铸样等。
目前普通硬化膜UV固化时的实际能量一般≥300mJ/cm2,通过采用较高的能量使双键反应完全,交联密度提高,保证硬化膜涂层固化完全,最终达到提高表面硬度与耐磨性的目的,使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寿命大大增长。而汽车窗膜用硬化膜由于其特殊的使用条件,UV固化时只能采用低光强。这是因为,汽车窗膜用硬化膜使用的PET基膜较薄(23μm),如果实际中采用高能量紫外光进行固化,会导致周围温度急剧升高,容易导致薄膜受热变形,产品外观不合格。其次由于PET基膜未经PRIMER处理,不易附着,高能量固化时,反应速度快,涂层急剧收缩,最终导致涂层容易剥落,影响产品寿命。而采用低光强固化时,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低光强照射,发热量不大,温度不会急剧上升,使薄膜变形;其次,低光强照射可使反应温和进行,降低收缩,提高涂层对基膜的附着力。
但是,目前汽车窗膜用透明硬化膜由于其UV固化时能量很低(≦100mJ/cm2),从而带来固化不完全,反应度及交联度不高的问题,导致透明硬化膜经常面临耐磨性不好,硬度不高的问题,使其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刮伤,影响外观。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汽车窗膜中的硬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应用上述硬化涂料的汽车窗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窗膜用硬化涂料,其按重量份计包括:
5~10份的高官能度的单体;
10~30份的高官能度的低聚物;
1~10份的光引发剂;
0.01~5份的附着力促进剂;
0.01~5份的流平分散助剂;
50~70份有机溶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官能度的单体为官能度至少为5的丙烯酸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官能度的低聚物为官能度至少为9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甲基苯基丙烷-1-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安息香双甲醚、二甲苯酮、2-异丙基硫杂蒽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羟基-2甲基-1-(4-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2-羟基-1-{4-[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苄基]-苯基}-2-甲基-1-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磷酸类丙烯酸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平分散助剂为聚醚改性有机硅类助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酮、丙酮、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如上所述的汽车窗膜用硬化涂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5~10份的高官能度的单体、10~30份的高官能度的低聚物溶解在50~70份的有机溶剂中,搅拌形成混合溶液;再将1~10份的光引发剂、0.01~5份的附着力促进剂、0.01~5份的流平分散助剂加入到形成的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获得目标产物。
根据如上所述的汽车窗膜用硬化涂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窗膜,其包括:PET基膜、及覆盖于所述PET基膜上的硬化涂层,所述硬化涂层为如上所述的汽车窗膜用硬化涂料通过UV固化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62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基涂料
- 下一篇:无轮廓电解铜箔用表面处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