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钙基冶金固废降低链条炉燃烧二氧化硫排放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93340.5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6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公旭中;陈禹;贾志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镔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221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冶金 降低 链条 燃烧 二氧化硫 排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钙基冶金固废降低链条炉燃烧二氧化硫排放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冶金固废的产生,一般冶金固废可以用做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和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含钙、镁等元素的冶金固废亦可以用作固定二氧化碳,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链条炉是一种层燃炉,煤是在移动过程中完成燃烧的,但是链条炉层燃过程实际属于固定床燃烧。由于它的燃烧工况稳定,热效率较高,运行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烟尘排放浓度较低。它属于单面着火方式,运行时燃料无自身扰动,沿炉排长度方向燃料层有明显的分区。因此链条炉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工业燃煤锅炉。链条炉燃烧温度一般在900度左右,氧气过剩系数较低,因此添加钙基固硫剂和催化剂可以高效低控制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燃煤催化剂有助于提高燃烧的速率和效率,实现节约煤炭的作用,亦可控制燃煤过程中的粉尘、固体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问题。而如何提高冶金固废的高值化利用,使得冶金企业自身消纳一定含钙、镁的固废,从而利用冶金固废实现燃煤的脱硫,降低污染是冶金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钙基冶金固废降低链条炉燃烧二氧化硫排放的方法,其能够通过固硫剂与可溶性液体催化剂与煤粉的负载,实现链条炉中的燃煤脱硫,进而实现冶金固废的自身消纳和高附加值利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钙基冶金固废降低链条炉燃烧二氧化硫排放的方法,首先将钙基冶金固废经过细磨过筛后配制成含水量>80%的固硫剂,然后将可溶性催化剂与水配置成含量为10%的可溶性液体催化剂,通过加压雾化的方式依次先后将固硫剂和可溶性液体催化剂负载至煤粉颗粒,负载后的煤粉颗粒含水总量<15%。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所述的钙基冶金固废包括钢渣、电石渣、高炉渣和赤泥。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所述的固硫剂的负载量为Ca/S为1.5~4.5。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所述的可溶性催化剂为碱金属催化剂,可溶性催化剂的负载量为0.1~1%。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所述的碱金属催化剂选用K2CO3和/或Na2CO3。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所述的固硫剂的负载量为Ca/S为2.0~3.5。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所述的可溶性催化剂的负载量为0.5~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能够实现冶金固废的高附加值利用,帮助冶金企业自身消纳一定的含钙、镁元素的固废,通过研磨、制浆等工艺实现与链条炉上的煤颗粒负载,降低燃煤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实现高效脱硫、脱硝,降低工业链条炉的污染物排放物6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实施例1:钢渣磨细,制浆,负载链条炉煤颗粒上,Ca/S为2.0,添加0.5%的K2CO3,烟气中的SO2下降65%,CO下降50%,NOX下降30%。
实施例2:电石渣磨细,制浆,负载链条炉煤颗粒上,Ca/S为2.5,添加0.7%的K2CO3,烟气中的SO2下降75%,CO下降51%,NOX下降33%。
实施例3:电石渣磨细,制浆,负载链条炉煤颗粒上,Ca/S为3.0,添加0.8%的K2CO3,烟气中的SO2下降80%,CO下降57%,NOX下降35%;
实施例4:钢渣磨细,制浆,负载链条炉煤颗粒上,Ca/S为2.0,添加0.6%的Na2CO3,烟气中的SO2下降63%,CO下降53%,NOX下降34%;
实施例5:钢渣磨细,制浆,负载链条炉煤颗粒上,Ca/S为1.5,添加0.8%的Na2CO3,烟气中的SO2下降53%,CO下降43%,NOX下降31%。
本发明中所谓的负载,指的是固硫剂或可溶性催化剂与煤粉颗粒中的物质或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固硫剂的负载量指的是固硫剂中的Ca含量与煤粉颗粒中的S含量之比。本发明采用含有钙基的冶金固废,经过研磨制浆,制成固硫剂,含钙冶金固废浆与煤颗粒的负载要求按照煤颗粒中的含硫量来定,即本发明中所述的Ca/S比例为1.5~4.5,燃煤催化剂为0.1~1%,通过高压雾化装置先后将两种浆体依次负载至煤颗粒表面,控制煤负载总水量<15%,负载后的煤颗粒进入到链条炉进行燃烧时,烟气中产生的CO2含量降低70%以上,CO含量降低60%以上,NOX含量降低4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镔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镔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33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