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杨树灰斑病菌的链霉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84330.5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0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峰;刘雪英;马玲;张静;石凤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06 | 分类号: | C12P1/06;A01N63/02;A01P3/00;C12R1/46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杨树 病菌 霉菌 发酵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杨树灰斑病是由杨树灰斑病菌(Sporocadus populinus(Bres.)Orsenigo,Rodondi&B.Sutton=Coryneum populinum Bres.)引起的一种危害杨树叶片叶部病害之一,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主要发生在幼树、幼苗的叶片和树梢上,使叶片提早脱落,干部溃疡,嫩梢枯顶,生长量减低,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死亡,移栽成活率降低,对杨树育苗和造林威胁很大。
植物病害是威胁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使用化学农药是控制植物病害的主要方法,但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不仅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残留对人、畜都有危害,并且使病原菌产生了抗药性,因此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植物内生放线菌是生活在植物健康组织内部的微生物,与植物宿主及和它共生的其他微生物间有密切的关系,是生物防治的一个新菌种。近年来植物内生菌已引起了植物保护学家、微生物学家、生态学家等的广泛关注,逐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内生菌对防治植物病害具有潜在的应用和开发价值,因此寻找防治杨树灰斑病菌拮抗菌是重要的防治途径之一。本发明对该菌株发酵代谢产物进行了抑制植物病原真菌作用的研究。该发明为微生物源农药的进一步研制和开发提供优良的出发菌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化学农药不安全,微生物源农药种类较少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防治杨树灰斑病菌的链霉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防治杨树灰斑病菌的链霉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菌种的活化培养:将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yjd3接种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7~29℃条件下培养4~6d,得到活化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yjd3;
二、发酵液培养:向500mL三角瓶中装入300mL的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然后在110~121℃温度下高压灭菌20~30min,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挑取2~3接种环的步骤一活化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yjd3接种到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中,然后放入摇床培养箱中培养,摇床温度为27~29℃,摇床转数为180~230转/分钟,发酵培养时间为7~15d,即得到防治杨树灰斑病菌的链霉菌发酵液;
其中,所述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由20g可溶性淀粉、1g KNO3、0.5g NaCl、0.5g K2HPO4、0.5g MgSO4、0.01g FeSO4、20g琼脂和1000mL水组成,pH为7.2~7.6,121℃灭菌20分钟;
所述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由20g可溶性淀粉、1g KNO3、0.5g NaCl、0.5g K2HPO4、0.5gMgSO4、0.01g FeSO4和1000mL水组成,pH为7.2~7.6,121℃灭菌20分钟;
所述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yjd3,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4年6月17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9355。
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链霉菌Syjd3发酵获得活性代谢产物的方法;该代谢产物可应用于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解决了化学农药不安全,微生物源农药种类较少的问题,为农业杀菌剂的开发增添了新的途径。
2、本发明链霉菌发酵液对杨树灰斑病菌有抑制作用,对杨树叶枯病菌、茄病镰刀菌、小麦根腐病菌、玉米弯孢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未加入链霉菌发酵液的杨树灰斑病菌的生长状态图;
图2为加入试验一得到的链霉菌发酵液后的杨树灰斑病菌的生长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链霉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菌种的活化培养:将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yjd3接种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7~29℃条件下培养4~6d,得到活化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yjd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4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