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83337.5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5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君峰;蔺国文;刘国兴;冯正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肃州区铧尖乡正中生态养殖场 |
主分类号: | A01K1/015 | 分类号: | A01K1/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发酵 养猪 方法 | ||
1.一种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其特征在于,菌种的制作和发酵床的制作,菌种原料是由乳酸菌、天然绿汁、中药营养液、土著微生物、鲜鱼氨基酸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著微生物的制作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制作土著微生物原液,具体方法是:选择在春秋季节,外界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下为宜,将做好的大米饭盛于箱内,盖好箱盖,外敷宣纸后用铁丝捆绑,选择在露天生长的树下挖坑,将捆绑好的箱子放于坑内,箱子四周用土掩埋,顶部覆盖树叶,放置七天后将箱子取出,取出后打开箱子,在箱子剩余空间部分掺入二分之一的红糖搅拌均匀再放入陶制的不盖瓶盖的容器中,瓶口用宣纸封好,放入阴凉干燥、无杂菌且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的室内,放置7天后形成土著微生物原液,然后进行第二步扩菌,具体方法是:取土著微生物原液、鲜鱼氨基酸、乳酸菌、天然绿汁各一斤,另加入饲料用微量元素添加剂适量,再加入500斤水充分混合作为发酵剂备用,第三步发酵,具体方法是:每100斤麸皮加入25斤发酵剂,水份保持在25%-30%,在水泥地坪上将其拌匀摊平,厚度保持在30公分,放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上面覆盖通透性较强的麻袋或草帘,发酵期间,每天测量发酵温度,当温度达到50摄氏度时进行翻凉,5-7天完成发酵备用,如形成白色菌丝为正常,出现黑色菌丝属霉变,且不可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绿汁具体制作方式是:将青菜切成1-2公分的小段,按重量为2:1的比例加入红糖拌匀,放入陶制的容器中,容器口用透气性较好的宣纸密封,放置于阴凉干燥处,室内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为宜,放置7天后,将陶制容器中的液体清出放入玻璃容器中,瓶口用塑料薄膜密封备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营养液制作原料包括当归、甘草、桂皮、生姜、大蒜、山楂6种,其中当归的制作方法是:将当归切成片后放入20升的玻璃容器至三分之二处,然后加入啤酒,以淹没当归为宜,浸泡12小时待啤酒完全渗入当归后,在容器剩余空间部分加入三分之二的红糖,发酵5天后,加入50度以上的白酒,以容器加满为止,再用宣纸密封瓶口,发酵7-10天后,将液体清出放入另一容器中用塑料薄膜密封备用,然后再按照以上加红糖和白酒的操作方法,在容器中再次加入红糖和白酒进行发酵,重复3-4次,每次发酵完成后将液体清出放置于另一容器中密封备用,甘草、桂皮、生姜、大蒜、山楂的制作方法与当归的制作方法完全相同,在使用时,将切成片的6种中药材即当归、甘草、桂皮、生姜、大蒜、山楂发酵完成后的液体按重量比为2:1:1:1:1:1的比例混合使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的具体制作方法是:每公斤大米加1.5公斤水,将1公斤大米的淘米水放入1.5-2升的容器中,用宣纸封口,5-7天后分离,形成上下两层,将上层液体清出后加入到15公斤新鲜无抗牛奶中,牛奶与液体的混合比例为10:1,然后用宣纸封口发酵,7天后分离,形成上、中、下三层,中间形成淡黄色液体为乳酸血清,将乳酸血清清出后放入另一容器中,再加入等重量的红糖,瓶口用塑料薄膜密封,在常温下放置备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鲜鱼氨基酸的具体制作方法是:将鲜鱼剔骨后切成碎片放于瓦罐中,加入等重量的红糖,用宣纸封口,10天后将液体清出,放置于另一容器中,瓶口用塑料薄膜密封保存备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床的制作方法是采用地下式垫料池,深度为90公分,垫料池四周使用24厘米的砖墙,一边水泥挂面,垫料池的地面直接使用原有土地面,不用硬化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料的制作:取干净、无污染的红土或黄土400公斤,锯末300公斤,天然盐15公斤,土著微生物60公斤,麸皮120公斤备用;取天然绿汁、中药营养液、乳酸菌、鲜鱼氨基酸各3公斤,与600公斤水以及10公斤红糖充分混合后形成混合液体A备用;将锯末分四层放入垫料池,第一层厚度保持在30公分,第二层、第三层厚度分别保持在25公分,最后一层厚度保持在10公分,将第一层的垫料放入垫料池后摊平,然后取混合液体A的四分之一在上部均匀的喷洒,再将备用的土、土著微生物、麸皮、天然盐、各取其重量的四分之一依次均匀的洒在锯末上面,充分拌匀,再洒适量的水,使垫料水份保持在60%,现场实践是用手抓垫料来判断,鉴别方法:手抓可成团,松手既散,指缝无水渗出,其余三层的做法与之完全相同,三天后发酵床温度达到40摄氏度以上,方可饲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肃州区铧尖乡正中生态养殖场,未经肃州区铧尖乡正中生态养殖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33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猪场用自动加水加食装置
- 下一篇:补脑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