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型金属/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2611.7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8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静;任乃飞;李保家;周明;吴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C23C14/02;C23C14/18;C23C14/5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 金属 透明 导电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及半导体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嵌入型金属/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可见光区域有较高的透射率、红外区有高反射率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显示器件、气敏元件以及压电器件等光电器件领域。随着人们对光电器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TCO薄膜的光电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针对TCO薄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双层或多层复合薄膜,即通过引入金属或其他导电介质来提高TCO薄膜的光电性能。D.S.Ghosh等[High Figure-of-merit Ag/Al:ZnO Nano-thick Transparent Electrodes for Indium-free Flexible Photovoltaics,Solar Energy Materials&Solar Cells 2012,107,338–343.]报道了一种在制备金属/TCO双层薄膜的方法中所用的磁控溅射法,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将金属层沉积于基底表面,随着金属层厚度的增加,金属/TCO双层薄膜的透光率将会大幅度下降,影响其光电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TCO薄膜随着金属层厚度的增加,透光率大幅度下降的不足,提供一种嵌入型金属/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在提高TCO薄膜导电性的同时,尽量减少其透光率的损失,最终获得具有最佳光电性能的金属/透明导电薄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一种嵌入型金属/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1)制备具有凹孔结构的TCO薄膜:以TCO玻璃为基板,经超声清洗、烘干后,放置在超短脉冲激光器的样品台上,调整样品台位置,使清洗烘干后的TCO薄膜表面位于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的焦点位;采用200~5000目的金属网作为模板,将其覆盖于清洗烘干后的TCO薄膜表面,进行激光表面处理,得到具有均匀、规则的凹孔结构的TCO薄膜,所述激光束的脉冲宽度<20ns,波长为500~1000nm,激光能量密度为0.10~0.60J/cm2,扫描速度为5~30mm/s,扫描线重叠率控制在0~20%;
(2)制备金属M/TCO薄膜:采用高真空直流磁控溅射仪在步骤(1)中具有凹孔结构的TCO薄膜表面沉积金属M层,得到金属M/TCO薄膜,所述溅射电流为60~100mA,溅射时间为2~15s,溅射气体为氩气,工作压强为0.035MPa;
(3)制备嵌入型金属M/TCO薄膜:将步骤(2)中所述的金属M/TCO薄膜置于管式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最终得到嵌入型金属M/TCO薄膜,所述退火处理的温度为300~600℃,时间为10~60min,退火气氛为氮气或氢气,气体流量控制为10~50sccm。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TCO为氧化锌(ZnO)、氧化铟(In2O3)、氧化锡(SnO2)、掺铝氧化锌(AZO)、掺锡氧化铟(ITO)、掺铝氧化锡(FTO)中的一种。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金属网不锈钢网或铜网。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激光能量密度为0.10~0.30J/cm2。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金属M为Au、Ag、Cu、Pt、Ni和Al。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制备方法简单方便。过程中只需加入金属网,采用先进的激光微处理技术,就可以获得具有规则微纳凹孔结构的TCO薄膜,经溅射、退火处理后即可得导电性能好、透光率高的金属/透明导电薄膜。
(2)可控性好。采用金属网作为模板,通过调节激光能量密度、线间距、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可得到不同孔径的、均匀、规则的TCO薄膜表面。
(3)实用性好。该处理方法使用的金属网容易获得,并且可以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嵌入型金属/透明导电薄膜制备过程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Ag/FTO双层薄膜Ag嵌入型和非嵌入型透光率谱图。
图3为实施例2和对比例2中Cu/AZO双层薄膜Cu嵌入型和非嵌入型透光率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对比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26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于稳定转化率的反应装置
- 下一篇:成膜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