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化道疾病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7557.9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3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姜萍萍;颜国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化道 疾病 远程 医疗 信息 服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消化道疾病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功能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生理功能,动力功能的失调可引起多种消化道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GERD)、贲门失驰缓症、胃轻瘫、肠易激综合症(IBS)、慢传输型便秘、大便失禁等。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胃肠动力性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困扰和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表明,胃肠道压力、pH测定和胃电图研究有助于揭示胃肠动力障碍的病理生理和产生机制。
但当前胃肠道压力、pH测定方法,检测过程中被测者处于清肠、禁食的非正常生活状态,且大多只能对局部肠段进行监测并要借助于内镜才能介入。如瑞典CTD-Synectics公司生产的四通道连续灌注导管测压系统,在测压过程中,导管经鼻腔插入,并只能对上消化道进行测压。瑞典生产的PC POLYGRAF型消化道测压仪则只能对全结肠进行测压。送管过程中,被检测者痛苦,测压时间长,为一种创伤性检查。可见目前的胃肠测压方法和系统只能测得局部肠段的压力,所得值仅为空虚非生理状态下的压力,不能客观、科学、全面地反映人体胃肠道动力功能的本质性规律。解决正常生理状态下全消化道各项生理参数连续动态监测和分析问题,是实现胃肠动力性疾病诊查、治疗和研究的重要手段。
专利号为ZL201110039215.0、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1月9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消化道多参数无创检测系统,可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同时检测受试者全消化道的压力、温度和pH值生理参数及其变化,检测的生理参数值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传送到受试者体外,由体外数据接收装置实时接收并存贮,并采用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对上述生理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获得检测人体消化道健康状况及进行疾病诊断的定量数据。可见该发明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临床的消化道生理参数无创获取问题,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经过分析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当前的全消化道多参数无创检测系统检测完毕后将数据下载到安装有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计算机中进行保存,并由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由于全消化道多参数无创检测系统的直接用户为各医疗机构,因此这些医疗信息也就分布在各个独立的医疗机构内,难以实现医疗信息的收集、集中管理和共享。其次,由于消化道疾病种类繁多,病患之间又存在个体差异,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必然面临着不断升级改造的问题,面对当前的单机安装的方式,针对每一套系统的升级改进,必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成本,同时在对原有医疗信息进行转移升级的过程中,还可能面临信息丢失或破坏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化道疾病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系统,其能降低医院信息化成本,实现宝贵医疗资源的高效收集、利用及共享,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广大研究人员提供信息服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消化道疾病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终端及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所述用户终端能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Internet网络,并利用浏览器访问所述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将收集到的患者信息及对应患者的全消化道多参数无创检测系统的临床检查结果上传到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或从所述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查看所需的信息、下载保存文件,或操作所述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的其他在线功能;所述医疗信息服务平台用于接收、存储来自所述用户终端的信息,建立包括临床患者信息和全消化道多参数无创检测系统检查结果文件的网络数据库,提供全消化道多参数无创检测系统检查结果在线分析处理、波形显示、分析报告生成、智能诊断、原始数据查询、下载功能。
优选地,所述医疗信息服务平台的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临床用户和普通用户,临床用户所采用的设在医疗服务机构的用户终端应能通过适配接口和全消化道多参数无创检测系统相连,以读取全消化道多参数无创检测系统存储的全消化道多参数检查结果文件,并保存到用户终端中。
优选地,所述医疗信息服务平台由用户管理模块、病人信息管理模块、检测数据管理模块、信号分析处理模块、智能诊断模块及数据库组成,用户管理模块、病人信息管理模块、检测数据管理模块、信号分析处理模块、智能诊断模块都与数据库连接。
优选地,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信息、病人信息、临床检查数据文件、信号分析处理报告及智能诊断报告,并提供用户对所述数据的查询、查看、下载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75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