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继电器及其电弧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5922.2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1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年;钟叔明;郭顺可;饶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34 | 分类号: | H01H9/34;H01H50/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郑特强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及其 电弧 防护 结构 | ||
1.一种继电器的电弧防护结构,所述继电器包括壳体及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引出片、至少两个静触点、至少两个动触点及一动簧片,所述静触点固定安装于所述引出片,所述动触点固定安装于所述动簧片;
所述至少两个静触点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还有一陶瓷隔板位于相邻两所述静触点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隔板向动簧片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隔板端部有凸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隔板为截面呈倒T字形或土字形的板件,包括主板和末端的至少一个挡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在相邻两所述动触点之间延伸。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壳体上设有一固定套,所述陶瓷隔板固定于所述固定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壳体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固定套固定于所述底座或上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隔板面向所述固定套一侧的一部分向前凸出形成结合部,所述固定套对应设有结合槽,所述结合部装配定位于所述结合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与所述结合槽,通过固化胶或卡合结构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还具有电磁组件、衔铁组件以及推动卡,以所述衔铁组件内永久磁钢的磁吸作用,使接触组件保持常开状态或常闭状态;其常开状态或常闭状态的转换依靠脉冲电信号触发,使所述电磁组件驱动所述衔铁组件带动所述推动卡位移;
所述至少两个引出片均位于所述动簧片同一侧;所述动簧片具有固定的第一端部及一可弹性摆动的第二端部,所述动触点邻近所述第二端部,所述至少两个动触点之间通过所述动簧片进行电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动触点与之间的所述动簧片部分组成接电桥;所述动簧片连接所述推动卡,所述推动卡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衔铁组件,所述动触点的位置对应所述静触点;
通过所述推动卡位移带动所述动簧片具有动触点的一端进行摆动,使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接触或分离,所述至少两个引出片之间通过所述动触点与动触点之间的所述动簧片接通或断开。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在触点断开的方向,与动簧片接触的部位为陶瓷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和上盖上对应所述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的位置,分别装配有陶瓷零件,所述陶瓷零件靠近触点附近拉弧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零件为陶瓷板。
14.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电弧防护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59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拉线开关
- 下一篇:基于纳米改性非线性绝缘纸板的换流变压器出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