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浮传感器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2446.9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2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华军;彭奇彪;佟来生;伍砺矸;何永川;毛莉;吴志会;蒋建辉;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3/12 | 分类号: | F16B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传感器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浮传感器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常导短定子中低速磁浮列车依靠电磁铁与F形轨道的电磁吸力实现悬浮,车辆与轨道间无接触,并由该电磁吸力产生导向力。悬浮传感器用于提供电磁铁与F形轨间隙、加速度等信号来控制悬浮间隙。悬浮传感器稳固的安装定位,直接关系到列车安全、稳定运行。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极板内侧的导槽与悬浮传感器侧面加工的凸台配合定位,再加螺钉锁紧,或是直接通过螺钉对极板、悬浮传感器侧面连接紧固。上述安装有以下不足:(1)悬浮传感器两侧面加工凸台,精度要求高、成本增加;涉及公差配合,装配困难。(2)若不利用极板导槽定位,直接用螺钉对极板、悬浮传感器两侧面紧固,则悬浮架稍有振动,悬浮传感器将出现前后倾斜,导致间隙信号不准。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如何改进悬浮传感器的定位结构,在保证装配精度的前提下降低其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浮传感器定位结构,定位准确,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拆卸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浮传感器定位结构,悬浮传感器的两个外侧面上均开设有锥形孔和第一螺纹孔,极板上与所述锥形孔相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极板上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顶紧螺钉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将圆锥形定位销顶紧在所述锥形孔内,紧固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
优选的,所述锥形孔在所述悬浮传感器的两个外侧面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螺纹孔在所述悬浮传感器的两个外侧面上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悬浮传感器的每个外侧面上的所述锥形孔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的,所述悬浮传感器的每个外侧面上至少设置有两个高度相同的所述锥形孔。
优选的,所述悬浮传感器的每个外侧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所述锥形孔高度不同的所述第一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极板的内侧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对的开设有第一圆形沉孔,且所述第一圆形沉孔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圆锥形定位销的大径尺寸。
优选的,所述极板外侧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对的开设有第二圆形沉孔,且所述第二圆形沉孔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顶紧螺钉的螺头的外径尺寸。
优选的,所述极板外侧与所述通孔相对的开设有第三圆形沉孔,且所述第三圆形沉孔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紧固螺栓的螺头的外径尺寸。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悬浮传感器定位结构,在装配时,用顶紧螺钉从外向内拧入极板的第二螺纹孔,顶紧圆锥形定位销,使圆锥形定位销压紧悬浮传感器侧面的锥形孔,实现悬浮传感器准确定位;再用紧固螺栓穿过极板上的通孔与悬浮传感器侧面的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将悬浮传感器固定在电磁铁的极板上;交替拧紧紧固螺栓和顶紧螺钉,使悬浮传感器最终紧固。通过以上两种方式的组合实现悬浮传感器的定位。
本方案只需在悬浮传感器的两外侧面设置锥形孔和第一螺纹孔,加工工艺简单,容易获得高尺寸精度;在电磁铁的内外极板对应的位置上仅设置第二螺纹孔和通孔,对极板结构破坏小,有利于提高电磁铁的悬浮力;悬浮传感器通过圆锥形定位销定位在极板上,悬浮传感器与圆锥形定位销采用圆锥孔配合,工艺简单,结构可靠,拆装方便,维护工作量少,适合工程化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悬浮传感器定位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悬浮传感器定位结构的侧视图。
其中,1为悬浮传感器,2为圆锥形定位销,3为紧固螺栓,4为顶紧螺钉,5为电磁铁,6为极板,7为F轨道,8为悬浮检测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浮传感器定位结构,定位准确,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拆卸方便。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24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轮毂芯轴锻件毛坯
- 下一篇:泡棉条粘贴工具与粘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