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印染厂定型废气与锅炉烟气混合余热处理印染污泥的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4612.0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3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翁焕新;苏闽华;陈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B01D46/30;B01D53/02;C10L5/4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印染厂 定型 废气 锅炉 烟气 混合 余热 处理 印染 污泥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利用定型废气与锅炉烟气混合余热处理印染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型机(1)、第二定型机(2)、第n定型机(3)、第一分排气管道(4)、第二分排气管道(5)、第n分排气管道(6)、主排气管道(7)、混合气管道(8)、供热锅炉(9)、除尘装置(10)、排气烟道(11)、电动闸阀(12)、干化成粒装置进气口(13)、定量进料机(14)、螺旋输送机(15)、干化成粒装置进料口(16)、干化成粒装置(17)、干化成粒装置出气口(18)、第一管道(19)、引风机(20)、脱硫装置(21)、第二管道(22)、烟囱(23)、干化成粒装置出料口(24)、输送机(25)、污泥成品库(26);
第一定型机(1)经第一分排气管道(4)、第二定型机(2)经第二分排气管道(5)、第n定型机(3)经第n分排气管道(6)分别与主排气管道(7)相连,主排气管道(7)与混合气管道(8)相连,混合气管道(8)经干化成粒装置进气口(13)与干化成粒装置(17)前部相连,干化成粒装置(17)前部上方设有干化成粒装置进料口(16),定量进料机(14)经螺旋输送机(15)与干化成粒装置进料口(16)相连,干化成粒装置(17)尾部下方设有干化成粒装置出料口(24),污泥成品库(26)经输送机(25)与干化成粒装置出料口(24)相连,干化成粒装置(17)尾部经干化成粒装置出气口(18)、第一管道(19)、引风机(20)与脱硫装置(21)进气口相连,脱硫装置(21)出气口经第二管道(22)与烟囱(23)相连,脱硫装置(21)进气口与排气烟道(11)相连,供热锅炉(9)经除尘装置(10)与排气烟道(11)相连,排气烟道(11)经电动闸阀(12)与混合气管道(8)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为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化成粒装置(17)的直径为1.8~2.5m,长度为20~35m,污泥干化成粒装置内设有扬料板和链锤。
4.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的利用定型废气与锅炉烟气余热处理印染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水率为78~85%的印染污泥,通过定量给料机和螺旋输送机,送入污泥干化成粒装置中;
(2)将1~5台印染厂定型机排放的温度为120~180℃的热废气,通过各排气管道,集中到一个主排气管道,并将集中后的热废气与供热锅炉排放的经过除尘的烟气混合,送入特制的污泥干化成粒装置中;
(3)在污泥干化成粒装置中,湿污泥与定型机、供热锅炉排放的混合热烟气直接接触,通过热交换过程,湿污泥在水分蒸发得到干化的同时,自然形成粒径为1~10mm的颗粒,并将吸附的定型废气中的纤维和油雾,以及供热锅炉烟气中的烟尘和部分二氧化硫等包裹在干化后的污泥颗粒中;
(4)利用定型废气和供热炉烟气的混合热烟气,进行印染污泥干化过程后排出的尾气,温度降至90~110℃,纤维、油雾、烟尘、二氧化硫污染物的浓度已大大降低,通过脱硫装置,确保达标排放;
(5)干化后的污泥颗粒作为印染厂供热炉燃煤的辅助燃料,从而使印染污泥得到彻底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46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蔬菜用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测试治具和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