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挖马铃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3159.1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4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邵万珍;刘杰;张茂兴;姜梓钧;吴岳;林晓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15/04 | 分类号: | A01D15/04;A01D33/08;A01D33/1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尤其是一种挖马铃薯用的机械,属于农业所属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马铃薯又名土豆,产量高,营养丰富,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蔬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环境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和凉爽季节也可以栽培并获得较高的产量。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
马铃薯为地下产物,且是块茎繁殖,其收获受季节和天气限制。由于马铃薯的收获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且季节性强,因此给农民造成极大的困难。为了减轻人们的劳动生产强度,很多人在开发马铃薯挖掘机。但由于各地土壤不同,马铃薯种类不同,很难做到既简单适用,又价格低廉。
近年来,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制与推广有了较大发展,但目前国内机型以小型、配套动力小,结构简单、轻便为主,大多属于条铺式,即将薯块翻出地面后人工捡拾,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仍较大,且总体机械化水平很低,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研制机具的技术水平也与国外相差甚大,劳动强度还是较大,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
近年来,陆续有农机生产厂商生产各种小型马铃薯挖掘机,总的来讲这些机型配套动力小,结构以简单、轻便为主,且机型的研制大都根据经验设计,没有精确的理论和先进的研究手段为基础,在性能上存在如下问题:对我国不同地区的耕地条件、农艺要求适应性差;动力消耗大;壅土阻塞;分离效果不好,明薯率较低;马铃薯损伤较重,尤其是薯皮损伤较重。
为此,本发明设计一种先切土后铲土将马铃薯带泥一起塞入输送筛,经链轮带动输送筛循环滚动,抖动轮使输送筛抖动,将泥土落入土地,马铃薯进入收集篮收集。
本发明技术的研制成功,将为马铃薯的收获增加一种经济适用的机械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出,目的是开发一种新型的挖马铃薯机,以解决马铃薯收获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给农民造成的困难。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现实的:
一种挖马铃薯机,由一对切土圆盘、机架、挖掘铲、输送筛、推杆、收集篮、一对车轮、拉杆Ⅰ、减速箱、拉杆Ⅱ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土圆盘靠螺栓紧固组件Ⅰ固定在切土圆盘支杆上,切土圆盘支杆靠多组螺栓紧固组件Ⅲ固定在焊接在机架上的栅栏上;挖掘铲由四块对称布置的铲刀组成,随铲刀转轴转动,铲刀转轴用铜套支承在机架上,一端伸出机架与摆杆一端铰接并用键连接,摆杆另一端用铰制螺栓组件与提拉杆铰接,提拉杆上开有多个孔,固定在机架上的插销插入不同的孔固定提拉杆在不同高度以调节挖掘铲的倾斜角度;输送筛由对称布置的一对小链轮、抖动轮、大链轮和多个筛杆组成,小链轮轴上靠键连接有一对小链轮,两端靠小链轮轴轴承支承在机架上,靠固紧在机架上的小链轮端盖密封,大链轮轴上靠键连接有一对大链轮,伸出机架端靠键连接大皮带轮,靠大链轮轴轴承支承在机架上支承,靠固紧在机架上的大链轮端盖密封,伸出端的大链轮端盖为通盖,抖动轮轴上靠键连接有一对抖动轮,两端靠抖动轮轴轴承支承在机架上,靠抖动轮端盖固紧在机架密封,多个筛杆两端分别用紧固螺栓固定在左右滚子链每节链轮上,大链轮转动,小链轮从动,带动滚子链从而带动筛杆周而复始地平动,抖动轮为少齿,与筛杆啮合,使滚子链及筛杆组抖动;一对转动车轮,装在焊接在机架上的车轮轴上;一对对称布置的推杆带有便于人手握扶的扶手并用推杆紧固组件固定在机架上;收集篮用收集篮固定组件固定在机架上;拉杆Ⅰ一端用拉杆Ⅰ固定组件固定在机架后部,拉杆Ⅱ一端用拉杆Ⅱ固定组件固定在机架前部,拉杆Ⅰ和拉杆Ⅱ的另一端与拖拉机的拉杆一起用螺栓紧固组件Ⅱ连接固定;减速箱输入端与拖拉机输出轴连接,输出端带有皮带轮与大皮带轮靠皮带传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1、用拖拉机拖动并使用拖拉机输出的动力驱动输送筛,方便、经济;
2、切土圆盘切土与铲刀形成封闭空间,将马铃薯连土铲起,遗漏的马铃薯少;
3、采用抖动的输送筛分离马铃薯与泥土,分离干净且不损伤马铃薯皮;
4、用收集篮收集马铃薯,进一步减轻农民拾捡马铃薯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附图3幅。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3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