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2205.6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0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吕正良;俞明华;应光明;程江锋;陈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32 | 分类号: | E04C2/32;E04G21/00;E04G17/14;E04G11/06;E04G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舷 清水 混凝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包括混凝土墙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墙板本体局部设置为异形结构,所述的异形结构包括正圆台部、斜圆台部、斜面切圆台部、曲线渐变曲面部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体。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时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异形结构部分用钢模,其他部分用常规的木模;
2)钢模的制作,按设计的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三维模型,利用钢板制作相应异形结构的钢模,得到的钢模分割成5-6小块运至现场,现场吊装成整体;
3)利用sketchup三维制图软件制作三维模型,对操作人员进行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外形交底,使操作人员了解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施工顺序,将钢筋骨架安装在混凝土墙板的受力体系上,将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钢模板放入对应的位置,再绑扎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钢筋骨架钢筋;
4)钢模的定位及施工
在混凝土墙板的受力体系上找出安装钢模的位置,装上钢模;
5)增加支模架侧向抗力
在钢模底部倾斜设置一组支模架,所述的支模架一端固定在钢模底部,另一端设置在地面的支撑点上;
6)设置保护层
在钢模与钢骨架之间设置保护层,防止钢模与钢骨架接触;
7)混凝土浇捣
混凝土坍落度为140,采用直径为3cm的振动棒施工,确保振动密实,再拆模,刷清漆,得到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钢模定位方法如下:
1)在顶板(1)上找一根与连梁(4)平行的直线为基线,根据设计图纸在基线上找出钢模两端在基线上的垂直点s、t,
2)测出s点距钢模边垂直距离为x+a,t点距钢模边垂直距离为y+b,利用经纬仪及长卷尺在连梁(4)上标出与s点、t点对应的x点、y点,及连梁(4)与基线之间的距离x、y;
3)利用经纬仪和短卷尺在装饰线条(3)上标出与s点、t点对应的a点、b点,及连梁(4)与装饰线条(3)之间的距离a、b;
4)根据距离x、y、a、b,计算出s、t与装饰线条(3)之间的距离,调整定出钢模在装饰线条(3)上的安装位置;
5)利用水平仪控制钢模上口标高、钢模下口标高,将异形结构部位的钢模安装至相应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支撑点由地面基础上植入直径25mm、间距2000mm的短钢筋头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保护层分别设置在斜撑(5)和连梁(4),保护层为间距为500mm×500mm,直径6mm的末端带弯钩的一组钢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顶部无结构的部分采用间距为2米的钢丝绳拉住钢筋钢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混凝土浇捣施工前,斜撑(5)和竖向墙(7)之间支设内模,防止混凝土堆积,减轻施工荷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6)设置在受力体系的斜撑(5)上,两端分别固定在竖向墙(7)和装饰线条(3)上,所述的受力体系包括垂直连接的顶板(1)和竖向墙(7),所述的竖向墙(7)上设置与顶板(1)平行,向外伸出的挑梁(2)及斜撑(5),所述的斜撑(5)与竖向墙(7)倾斜连接,斜撑(5)另一端与挑梁(2)连接,斜撑(5)与挑梁(2)连接点上设置连梁(4)并由连梁(4)连接,装饰线条(3)设置在连梁(4)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22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玻璃砖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泡沫混凝土复合板系统及其构成的填充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