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粘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9600.9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5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冯小平;何伟;武鹏;李胜华;姜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J133/08 | 分类号: | C09J133/08;C08F220/18;C08F220/06;C08F220/58;C08F2/30;C08F2/26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0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液 压敏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敏胶的制备,尤其是一种单组分微粘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压敏胶根据其剥离强度大小一般可分为特高粘压敏胶、高粘压敏胶、中粘压敏胶、低粘压敏胶和微粘压敏胶,微粘压敏胶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电子保护胶带,表面很光滑材料保护用压敏胶等,其180º剥离强度通常小于0.20N/25mm。目前,市场上的微粘压敏胶一般为溶剂型压敏胶,所用溶剂为乙酸乙酯或乙酸乙酯和甲苯混合溶剂,溶剂型压敏胶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使用人健康造成伤害,溶剂挥发后对大气造成污染。乳液型微粘压敏胶没有有机溶剂,是一种安全、无污染的胶粘剂。乳液型微粘压敏胶基本还没有产品进入市场,相关的专利如“一种不起雾水性压敏胶及含有该压敏胶的聚乙烯保护膜”(公开号CN 102492379 A)公开了一种聚乙烯保护膜用不起雾水性压敏胶,通过调节交联剂的用量和涂胶量可使180º剥离强度小于0.20N/25mm,该压敏胶在使用时需要加入交联剂进行配胶操作,增加了操作工序,使用很不方便。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使用有机溶剂或双组分使用缺陷提出了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80º剥离强度小于0.15N/25mm的微粘乳液压敏胶。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微粘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在本发明中,除有说明外,所采用的比例均为重量比。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方案达到:
本发明的微粘乳液压敏胶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交联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聚合工艺合成的聚丙烯酸酯乳液。
本发明的微粘乳液压敏胶由各组分原料在反应釜中聚合而制备获得,其组成配比按重量份计如下:
丙烯酸-2-乙基己酯20~38;
丙烯酸丁酯 0~18;
丙烯酸 0.8~1.6;
N-羟甲基丙烯酰胺 0.4~1;
交联单体 0.2~0.4;
阴离子乳化剂 0.2~0.36;
非离子乳化剂 0~0.08;
过硫酸铵 0.12~0.32;
碳酸氢钠 0.08~0.2;
中和剂 0.2~0.4;
去离子水 58.96~59.28;
本发明的优选配比按重量份计如下:
丙烯酸-2-乙基己酯32~38;
丙烯酸丁酯 0~6;
丙烯酸 0.8~1.2;
N-羟甲基丙烯酰胺 0.4~0.6;
交联单体 0.3~0.4;
阴离子乳化剂 0.24~0.28;
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 0~0.04;
过硫酸铵 0.16~0.20;
碳酸氢钠 0.1~0.12;
中和剂 0.20~0.24;
去离子水 58.96~59.28;
本发明所述的阴离子乳化剂为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中的一种;所述非离子乳化剂为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或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所述的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三聚异氰酸酯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中和剂为二甲基乙醇胺或浓度为25%的氨水。
本发明的微粘乳液压敏胶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去离子水总重量的30%~50%、阴离子乳化剂总重量的22%~40%、过硫酸铵总重量的33%~75%、及全部的非离子乳化剂、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交联单体加入乳化釜中乳化20~30分钟,制得预乳化液;
(2)将其余的去离子水、阴离子乳化剂、过硫酸铵及全部的碳酸氢钠投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1℃,加入预乳化液的总重量5%~12%,釜温升至最高后再反应20~40分钟,然后滴加其余的预乳化液,预乳化液在约4小时内滴加完毕,滴加过程中保持釜温在80±2℃;
(3)预乳化液滴加完毕,将釜温升到85℃,保持釜温在84℃~86℃反应1小时,然后降温,当反应釜温度低于40℃时,加入中和剂,搅拌5分钟,用300目滤网过滤出料,即得微粘乳液压敏胶。
将微粘乳液压敏胶均匀涂布于50μm经过电晕处理的聚乙烯薄膜上,上胶量约为5g/m2,在90℃下烘干,按照GB/T 2792-1998用智能拉力试验机测试其180°剥离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9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身顶棚用胶黏剂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J 黏合剂;一般非机械方面的黏合方法;其他类目不包括的黏合方法;黏合剂材料的应用
C09J133-00 基于有1个或多个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黏合剂,其中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仅以1个羧基或其盐、酐、酯、酰胺、酰亚胺或腈为终端;基于此类聚合物的衍生物的黏合剂
C09J133-02 .酸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金属盐或铵盐
C09J133-04 .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18 .腈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24 .酰胺或酰亚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26 ..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