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腹腔开放治疗及修复的仿生腹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6300.5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2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安;王革非;吴秀文;陈国璞;周波;陈军;顾国胜;黎介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48 | 分类号: | A61L27/48;A61L27/52;A61L27/56;A61L27/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60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腹腔 开放 治疗 修复 仿生 腹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腹腔开放治疗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腹腔开放治疗及修复的仿生腹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腹腔开放创面修复是创面修复的重要课题之一,创伤、感染及腹部外科大手术均有可能导致腹壁的相对和绝对缺损,进而引起肠管外露和肠管破裂,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腹腔感染是腹部创伤、胃肠道穿孔、重症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根据国内外研究表明,对腹腔感染的治疗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世纪三十年代外科手术治疗将腹腔感染患者的死亡率由90%降低至50%左右;此后五十年,尽管抗生素普遍使用,但死亡率一直徘徊在50%左右。因此,促进腹腔开放创面的早期修复与腹壁重建是现代腹部外科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之一。
目前,对于腹腔开放治疗是联合营养支持、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人工肝及体外膜氧合系统(ECMO)等促进严重腹腔感染合并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病人的恢复,但这些脏器功能支持系统亦有不足,如机械通气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CRRT可能引起氨基酸等营养底物的丢失,如不能通过外科手术控制感染源,病人最终会因感染不断加重而死于脏器功能衰竭与免疫系统抑制。
腹腔间隙综合征(ACS)是腹腔感染进一步进展的结果。创伤、腹腔感染、脓毒症休克及继之的液体复苏均可导致腹腔内容物的增加、肠功能障碍和肠内容物的增加以及组织间隙的水肿,最终引起腹腔内压(IAP)升高。当IAP超过20mmHg且合并有心肺功能障碍时即表现为ACS。ACS又可使腹腔感染进一步加重,两者可互为因果并形成恶性循环。作为严重腹腔感染的主要死亡原因,ACS一旦发生,预后极差,故也称腹部的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腹腔开放疗法(Open abdomen therapy)是近十年来腹部外科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成为腹腔感染、ACS和腹部创伤的革命性治疗方法,是降低严重腹腔感染发生率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但开放后腹腔局部创面处理成为外科医生的“梦魇”,继发的肠管破裂与腹壁缺损的修复是对现行外科理论与技术的巨大挑战!
腹腔开放最初源于被动开放,即腹内压过高所导致的切口自然崩开导致腹腔无法关闭。腹腔被动开放是腹部外科的极端情况,早期可出现肠瘘、出血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后期可合并肠外瘘与腹壁缺损,一旦发生,有极高的致死率与致残率,外科医生往往对此束手无策。
在复杂腹腔感染病人中,腹腔被动开放日益增多。临床实践中也发现,在腹腔开放后,腹腔压力得到释放,肝肾心肺的灌注压得到改善,如局部创面处理得当,腹腔开放后的病人生存率反而较同类没有开放的病人高。而随着人们认识水平提高与经验的增加,主动腹腔开放疗法将会不断增多,将成为严重腹腔感染与ACS的重要治疗方法。
无论是被动开放还是主动开放,均可造成腹壁缺损,肠管外露。其原因有二:一是腹壁实质性缺损,如爆炸伤、枪伤所致的腹壁缺失,坏死性筋膜炎清创术后;二是腹壁的相对缺损,由腹内压增高后,腹壁向两侧回缩所致。
腹腔开放后肠管外露最直接的后果是肠管损伤,甚至肠外瘘,特别是肠空气瘘(EAF)。与传统的内瘘和后期的唇状瘘与管状瘘相比,EAF很难控制,肠液大量外溢,消化周边组织,导致严重感染与出血,无法及时开展肠内营养,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与重度营养不良,病人最终不可控制地走向死亡。
预防肠管破裂形成EAF是腹腔开放创面早期的主要任务。如能给予有效脏器保护,可早期恢复肠内营养。一旦肠内营养恢复,肠源性感染将迅速降低,死亡率也随之降低。此外早期创面封闭也可促进创面修复和防止腹壁的无限制回缩,降低今后腹壁重建的难度。
针对开放的腹腔,人们采用了各种方法临时封闭腹腔以期减少肠外瘘的发生以及腹壁的无限制开放,这一方法也称临时性关腹措施(TAC)。早年主要是采取各种补片,如涤纶布、聚丙烯网、可吸收网片、去细胞骨架人皮或猪皮,但这些补片的共同特点就是逐渐磨损肠壁,导致肠管破裂。虽然加用表皮生长因子或采用真空负压吸引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肠管间肉芽组织生长,但不能恢复正常的肠管微循环血流量,最终仍然导致肠管破裂、创面迟迟不能愈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促进开放腹腔修复的仿生腹膜,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创面修复难度大,易破裂的缺陷。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仿生腹膜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制得开放腹腔修改和治疗用的仿生腹膜,该仿生腹膜可以是不同三维空间的结构,其强度和性能可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6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