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驾驶员辅助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4525.7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0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G.施密特;M.莫巴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员 辅助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控制车辆(1)上的光源(7)的驾驶员辅助系统,其包含摄像头(15)和图像分析单元(16),设置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用于在由所述摄像头(15)提供的图像中搜索描绘出打开的车辆前照灯(7)的第一亮区,并且在识别出第一亮区和第二亮区时关闭所述光源(7),所述第二亮区比打开的车辆前照灯(7)的成像更大并且更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控制车辆上的光源、尤其远光灯的驾驶员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这种驾驶员辅助系统例如由DE 10 2004 033 705 A1已知。这种传统的驾驶员辅助系统包括雷达传感器,其波束被外部物体(如相向驶来的车辆)反射并且再由传感器接收。波束不能到达没有处于雷达传感器的直接视线连接范围内的车辆并且不能检测到这种车辆。作为对雷达传感器的备选或补充,可以设置摄像头,图像处理装置对摄像头的图像进行分析以确定图像显示的是否是机动车。在实际中,在这种摄像头的图像中,相向驶来的车辆只能根据车辆的前照灯在图像中呈现的两个亮区识别。车辆车身的轮廓通常被前照灯发光照射。
因为雷达传感器和摄像头均需要与相向驶来的车辆的视线接触,以便对其进行识别并且由此能够关闭远光灯,所以不能避免相向驶来的车辆的驾驶员在从车辆可见至通过驾驶员辅助系统识别出该车辆之间的时间间隔内被短时间地眩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此改进用于自动控制车辆上的光源的驾驶员辅助系统,从而将相向驶来的车辆的交通参与者被眩目的危险减至最小。
该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通过一种具有摄像头和图像分析单元的驾驶员辅助系统解决,其中,设置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用于在由所述摄像头提供的图像中搜索描绘出打开的车辆前照灯的第一亮区,并且在识别出第一亮区和第二亮区时关闭所述光源,所述第二亮区比打开的车辆前照灯的成像更大并且更暗。本发明的效果基于此,即在许多情况下,前照灯不是在靠近相向驶来的车辆时可看见的由该相向驶来的车辆发出的第一灯光,而是来自被该相向驶来的车辆的前照灯照射的物体的光亮。这些物体可能不比照射它们的前照灯更亮,并且通常它们也比前照灯更大。就此,如果与这些物体相应的图像亮区的尺寸过大或者亮度过小以至于无法被认为是车辆前照灯的影像的话,则这种可在摄像头图像中看到的一个较亮物体或者多个较亮物体可以被认定为被相向驶来的车辆的前照灯照射。
为了能够确保这种第二亮区真的只能在黑暗中识别,可以通过图像分析单元为第二亮区的识别规定这样的前提条件,即第二亮区在图像面积上所占的比例小于同时检测到的暗区。
在可以看到相向驶来的车辆之前,可以根据其前照灯在悬浮颗粒(尤其是当空气湿度较高时在晚间冷却的空气中形成的小水滴)处的光线散射识别出该车辆的靠近。当配置有按照本发明的驾驶员辅助系统的车辆和来自相反方向的另一台车辆靠近山丘的山顶路段时,这种散射光尤其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种情况下,山丘遮挡了看到另一台车辆的前照灯的直接视线,但是在晚间天空作为背景时可以良好地识别出散射光线。作为对这种情况的适配,可以相宜地设置图像分析单元,尤其当第二亮区处于水平面之上和/或连续地过渡为暗区时,才对第二亮区进行识别。
此外,可以设置图像分析单元,尤其当第二亮区包含处于较暗背景之前的较亮物体时,才对第二亮区进行识别。这种物体尤其可以是路边的被另一台车辆的前照灯照射的物体,但是也可以考虑由前照灯照射的被黑暗包围的车道表面区域。
另一种备选方案是,尤其在第二亮区在较暗物体之后形成较亮背景时,才对第二亮区进行识别。这种较亮背景例如可以由直接处于相向驶来的车辆之前的车道或者车道边缘处被相向驶来的车辆照射的物体构成,它们从配有驾驶员辅助系统的车辆的视角来看部分隐藏在未被照射的物体(如车道边缘处的树)之后。
如果图像分析单元与地图数据库和用于确定车辆地理位置的定位设备耦连,并且设置图像分析单元用于在识别第二亮区时考虑地图数据库的信息,则可以改善正确识别第二亮区的几率。这种地图数据库和定位设备集成在已知的车辆导航设备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45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距仪
- 下一篇:具有车载可再生能量装置的编组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