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爆轰纳米金刚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1438.6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5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柏春;谢圣中;曹志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6 | 分类号: | C01B3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段迎春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金刚石 分散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爆轰纳米金刚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市售常规纳米金刚石在去离子水中机械搅拌或超声初步分散,同时根据后续拟制备的目标纳米金刚石分散液所选用极性介质分散溶剂的需要,选择性加入形成相应表面官能团的化学改性剂,再进行机械化学解团聚并同时改性;
(2)将步骤(1)解团聚后的纳米金刚石纯化除杂,清洗后分级,制成纳米金刚石的平均粒度为10~150nm的水基分散液;
(3)根据后续拟制备的目标纳米金刚石分散液所选用的极性介质分散溶剂,向步骤(2)制得的水基分散液中选择性加入相应的浓缩剂进行浓缩,沉淀或离心去除上清液,制成浓缩料备用;
(4)将步骤(3)中制备的浓缩料根据浓度需要添加极性溶剂、分散稳定剂和pH值调节剂,超声或搅拌进行分散,制得稳定存放的极性介质爆轰纳米金刚石分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轰纳米金刚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极性溶剂为纯水、乙醇、丙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稳定剂为聚乙二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羧甲基纤维素、多聚磷酸钠、聚乙烯醇、六偏磷酸钠、单宁酸、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pH调节剂为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二羟乙基乙二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二氧化硅溶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一种爆轰纳米金刚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市售常规纳米金刚石在去离子水中机械搅拌或超声初步分散,同时根据后续拟制备的目标纳米金刚石分散液所选用非极性介质分散溶剂的需要,选择性加入形成相应表面官能团的化学改性剂,再进行机械化学解团聚并同时改性;
(2)将步骤(1)解团聚后的纳米金刚石纯化除杂,清洗后分级,制成纳米金刚石的平均粒度为10~150nm的水基分散液;
(3)根据后续拟制备的目标纳米金刚石分散液所选用的非极性介质分散溶剂,向步骤(2)制得的水基分散液中选择性加入相应的浓缩剂进行浓缩,沉淀或离心去处上清液,制成浓缩料备用;
(4)向上述步骤(3)制备的浓缩料中添加相应的表面基团转换剂和非极性溶剂,机械搅拌、超声分散或剪切分散,静置使纳米金刚石充分润湿进入非极性溶剂后,去除水相;
(5)将进入非极性溶剂中的纳米金刚石根据浓度需要分散在非极性介质分散溶剂中,并加入分散稳定剂,超声或搅拌进行分散,制得稳定存放的非极性介质爆轰纳米金刚石分散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爆轰纳米金刚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表面基团转换剂为丙酮、石油醚、乙二醇、乙醚、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三乙基苄基铵盐、正辛烷、正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非极性溶剂为正辛烷、石油醚、液体石蜡、白油、甲苯、二甲苯、甲乙酮、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爆轰纳米金刚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非极性溶剂为正辛烷、石油醚、液体石蜡、白油、甲苯、二甲苯、甲乙酮、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稳定剂为油酸、硬脂酸、十二胺、十八胺、LD系列分散剂、Hypersol系列超分散剂、CH系列超分散剂、Solperse系列超分散剂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爆轰纳米金刚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化学改性剂为EDTA、柠檬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八烷基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单宁酸、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聚乙二醇、六偏磷酸钠、油酸、油酸钠、甘油、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十二胺、十八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化学改性剂的添加量与解团聚中纳米金刚石的质量比为0.001~0.5∶1。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爆轰纳米金刚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化学解团聚是指采用高压液流粉碎、搅拌磨粉碎或球磨粉碎方式将市售常规纳米金刚石初步分散后的分散液进行湿法机械化学解团聚,所述初步分散后的分散液的质量浓度控制在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14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性硅酸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3D微纳结构球形活性磷酸铁的制备方法